商界奇葩80茅侃侃一夜之间颠覆了传统
- 陈柳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毅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庆财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庄先生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戴昌合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聂飞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碧云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碧云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茅侃侃,1983年出生于北京。小学五年级开始玩电脑,14岁开始在《大众软件》等杂志发表数篇文章,并自行设计开发软件。在经过六份工作的摸爬滚打后,2004年正式创业,时任时代美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席架构师兼席运营官。计算机和互联网以不容置疑的时代力量铺设了他年轻的人生轨迹。这个眉目间稚气未脱的流水新贵,带者80后时间符号,似乎一夜之间颠覆了传统。
茅侃侃,人称混世魔娃,1983年生,北京人。初中文凭,2004年正式创业,MaJoy总裁,2004年底,茅侃侃巧遇一国企老板,将MaJoy项目跟该总交流:把网络游戏搬到线下、模仿其后台数据运行,但用实景、由玩家实际扮演。两个人一拍即合,侃侃以智力入股他的公司,双方正式运营MaJoy,整体投资预计将要3亿。后来,茅侃侃跟石景山区政府和北京市科委做了专门汇报。我年纪小,还难以做到通盘的权衡利弊,所以只要一个机会来了,别管好坏,就冲上去通通拿住。换一种环境,过一种体验,这不就是年轻人该干的事吗?
1999年,北京育英中学出了一回“百年不遇”的尴尬。一个叫茅侃侃的高一男生地理会考不及格,补考,再不及格。按政策,他没有考大学的资格了。侃侃说,这不正好,咱就不学了。据说当时的年级主任为此头发都急白了一茬。居然出了这种人!
茅侃侃同学瘦得像一竹竿,脸色青黑,打扮嘻哈。每天睡4小时,或者两天连着一块儿睡8小时。还没结婚,可右手无名指一口气连带了两个白金戒指,一个老妈送的,一个女友送的。喜欢去的地方,钱柜和上岛咖啡。那几年都是这么过的:早上5点半起床,骑车10分钟去学校埋头苦干,把当天作业全部消灭掉。上课的时候就心里琢磨晚上的事儿。下午5点半放学回家,吃完饭就一个人闷在小屋[4]里弄电脑,一直到12点。初一时瀛海威时空已经上线,申请了做一个程序论坛的斑竹,兴奋的事就是想出各种招儿去维持论坛的发展。周末就组织活动,把论坛的人招呼到一块儿聊天。那时候,侃侃带着校队横扫北京市的计算机比赛,遇不到对手。初三又迷上了山地车,每天放学后玩山地车到晚8点,然后再弄电脑,到凌晨2点茅侃侃的思维习惯和行事作风就是在这个阶段成型的。他基本没有跟同龄人打交道,网上打交道的人都比他大个七八岁。一块儿玩山地车的人也多是有工作的青年人,大家谈的东西就是要做什么样的生意,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很实际。除了那些表面化的嘻哈打扮,侃侃的思考和行为要比实际年龄老道得多。好多网友在见面以后,怎么也不相信跟自己网上聊天的竟然是个17岁的小男孩! 2000年,他连考了微软和思科的计算机认证,拿着这两个招牌在家网站谋了个月薪3600块的职位。接下来三年里,足足换了有一打工作!从小网站、游戏公司、电视台、一直换到政府事业单位;从研发、策划、市场、宣传一直做到节目制作。还自己开了家公司,给人家外包研发项目。这些年真是吃尽了苦头,把自己积蓄的20多万都当学费赔了进去,当然也见识到了各行各业、各阶各层的“道道”。2004年底,茅侃侃又一次碰上一个曾经合作过的国有企业老板。当年为他做项目,从后台数据处理到市场推广策划,效果很出了老板的预料。这一回侃侃把闷在心里想了一年的MaJoy项目跟他交流:把网络游戏搬到线下、模仿其后台数据运行,但用实景、由玩家实际扮演。两个人一拍即合,侃侃以智力入股他的公司,双方正式运营MaJoy,整体投资预计将要3亿。后来,茅侃侃跟石景山区政府和北京市科委做了专门汇报。
“干什么事情,你自己选择,但只要选了干什么,就一定要干好了!”这是母亲自小给茅侃侃强调的道理。在社会上混的时候,侃侃就常想这句话。香港黑帮片里常有一句话,“既然选择了黑社会,那就一只脚踏进了棺材里,你没法退出。”侃侃说,就是这个理儿
茅侃侃终于尝到一夜成名的滋味了。5月14日,茅侃侃和另外两个“80后”创业者李想、高燃一起,作为央视经济频道 《对话》节目的嘉宾,出现在了电视屏幕上。第二天,三人的成名速度几乎如同他们创业的速度一样快,转瞬便成为网络上炙手可热的偶像。据搜索引擎百度的统计,5月15日,与三人有关的搜索占了“上升快Top50”的六席,其中对“茅侃侃”一词的搜索,从1000名外直线上升920位,至81名。据称,当日的《对话》节目也因此而提高了收视率。《对话》之后,茅侃侃曾在某夜大醉后去医院输液,一护士看了看他后问:“你是不是上《对话》的那个?”茅侃侃大惊:“我都喝成这样了你都认得?”“这个名字比较少见,我猜应该就是你吧。”护士拿着输液单回答说。“我一想,对啊,我这个名字重名率也太低了,要是换个常见点的名字,可能就没这个笑话了。”茅侃侃对记者说起这事时一脸的简单。迅速成名让以前个人生活相对平静的茅侃侃尝到了一点苦头。“在这之前,主动找我的基本上都是记者。《对话》之后,主动找我的,就不止是记者了”通过各种联络方式找茅侃侃的,除了媒体记者,以及让他感到兴奋的投资者和寻求合作者外,还包括充满好奇的观众,寻求他投资的其他创业者,甚至还有企图把他作为“金龟婿”的“毛遂自荐者”。“现在外面传我什么的都有,甚至还有人说我的个人资产有三个亿!”茅侃侃很无辜地说,“其实,那三个亿是我们项目的一期投资额,如果我真有三个亿,我还做这个干啥啊。”初中学历很骄傲 媒体在谈到茅侃侃的时候,总喜欢强调一下他的学历:初中毕业。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在一个文凭论依然有市场的社会里,低学历的成功事例总能吸引到更多的眼球茅侃侃不同行业的经历的确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侃侃承认,技术工作的背景让他可以深入思考自己的设想与技术实现的可能性;而政府部门的经历,则让他可以从更宏观的方向认识公司发展的方向。
2004年底,一位曾经合作过的国有企业负责人成了茅侃侃事业的转折点,经过交流,茅侃侃把已经思考成熟的Majoy项目和盘托出,该企业负责人认同了侃侃的设想。于是,Majoy项目的执行公司——爱航工业组建了。我更希望人们关注的是我的项目,而不是我自己。”一谈到Majoy,茅侃侃就一扫原本有些疲惫的神态,双眼闪烁出兴奋的光芒,“我可不想成为娱乐。”4位80后的富翁当中,茅侃侃似乎,烫卷的黑发,休闲西装,牛仔裤,手机里还时不时蹦出令人捧腹的铃声。“逛夜店,不过很可惜,明天就要回北京,重庆的夜店是没机会逛了。”谈到自己的爱好,茅侃侃说,由于有逛夜店的爱好,他每月的花销比其他3位似乎要多一些。“不多,两三万吧。”侃侃说得很简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