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彩玻壳:国内外老大一夜亡
- 贺先生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安彩玻壳:国内外老大一夜亡
中国人都知道长虹、TCL,但很少人知道在电视机核心少部件玻壳上,中国也曾经风光一时。中国玻壳产业在引进技术中诞生,在自主创新中勃兴,却在战略短视中败亡。
师技日美群雄起
彩色显像管电视机(CRT)曾经是1980年中期在中国兴起的朝阳工业,而玻壳则是其关键部件,成本占到1/4。。没有玻壳技术的突破,自主生产电视机是不可能的。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曾经在苏联的帮助下和自力更生中实现了技术突破。1958年,上海工玻厂生产了只黑白玻壳,在成都773厂大量生产;1970年,成都773厂又试制成功个彩色显像管。然而,此时中国的玻壳技术仍然比较落后。
1978年,决定引进日、美高明技术,在陕西咸阳成立彩色显像管厂,生产玻壳和彩色显像管,这就是彩虹集团的前身。彩虹建设成功后,中国于1984年决定实施彩电国产化“一条龙”工程,全面引进技术,投资200多亿美元先后建设了七大彩管厂和八大玻壳厂。中国玻壳行业迎来了群雄并起的时代。
李留恩率领的河南安彩玻壳厂后来居上,谱写了中国玻壳行业响亮的篇章。
不畏强敌气势盛
1986年,李留恩率队从日本NEG引进了彩色玻壳生产线;1990年5月,安彩投资10.4亿元建设的彩色玻壳一期工程点旺。但由于
日方在精磨工艺环节中设置了障碍,安彩头一年生产出的数十万套产品质量不过关,而熔化原料的炉子又不能停,每天就要“烧掉”80万元。日方导师说中国滚桶不行,安彩就赶快进口日本滚桶;日方导师说中国研磨材料不行,安彩就不惜花外汇从日本进口旺山灰。到1991年,产品积压高达1.75亿元,企业到了崩溃的边缘。
安彩人认识到,没有自主研发能力,永远只能受制于人。李留恩动员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日夜攻关,连续攻克了286项技术难关,并且突破了外方导师眼里的“禁区”——一次压制两个21英寸玻壳。
(责任编辑:)
上一篇:小灵通:十年一觉杭州梦 下一篇:录像机华录:“国内外”生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