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低碳的理念浸入了新城建设的每一个细节
- 张嘻嘻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期望值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志龙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生活在滨湖,想不做个‘低碳达人’都难……”合肥市民汪小姐是刚住进滨湖新区的新居民,很快她就总结出滨湖新区的一大特色:住在这片土地上,环保低碳的理念浸入了新城建设的每一个细节,往来新老城区、休闲娱乐时,处处都能做到“碳”。
行 公交开到家门口
“本来把家搬到滨湖新区还是有一点担心的,因为在老城区住惯了,总以为滨湖新区挺远。”汪小姐告诉记者,本来计划搬进滨湖就买车的,其实真正在滨湖住下来,才发现完全不需要。
“想到哪去就坐公交,又便宜又快,线路又很多。”说着,汪小姐掰着手指头数起来,“快速公交1号线,到老城区;60路,到东陈岗;18路,到经开区、政务区;26路,到经开区大学城;61路,滨湖新区社区巴士……”
另外,说起60路、18路公交车,更是带领滨湖新区居民过上低碳生活的“旺车头”,因为两线路都是使用的纯电动公交车,车子行驶过程中少排放,还行驶稳定、噪音小。
今年10月15日,滨湖新区的社区巴士――61路也正式上路。20辆空调公交车停靠滨湖新区的13个站点。不仅刷卡便宜――只要5角钱,而且为了方便居民出行,末班车发车时间为22:30。据了解,颇受欢迎的社区巴士“有点忙”,日送人次达3000人。
“到2014年,我们滨湖居民就能通过轨道交通上下班了!到时候去老城区比开车都快。”汪小姐说,这样的低碳生活,过得是又舒服又安心。
住 地下“抽”出空调来
陈老伯快70岁了,上个周末的一个下午,特地让儿子开车带他到滨湖新区的巢湖边看看。“去巢湖边不是目的,主要想看看在建的安徽名人馆,听说里面有种技术很厉害,从地底下抽能量,当空调使,这个不得了!”
陈老伯从现场施工人员那里得知,安徽名人馆的这个技术叫“地源热泵”,因为地下的温度比较恒定,冬暖夏凉,所以通过往地下探出“触手”的方式吸取大地热量。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整个安徽名人馆比较大,规划面积比较多,所以特别采取了地源热泵这种效果节能的再生能源。
说起地源热泵,它的原理并不难懂。由于地下水或是地下温度比较恒温,一般保持在18摄氏度到25摄氏度左右。地源热泵就是把很多U形管探入地下100米深,到冬天时候把地里的热量提取上来,寻找温差的部分,通过空调机组向建筑物内释放热量;就是夏天的时候,通过温度比较低的地下温度进行降温。
据了解,这项技术不仅少排放,还可以节约30%的能源,正常空调需要用100度电,有地源热泵“帮忙”,只用60多度电就行了。
用 污水“洗澡”重上岗
对于滨湖新区来说,水是耀眼的资源:塘西河蜿蜒穿过、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安坐身边。但就是坐拥这么多的水资源,滨湖新区却把水看得无比“金贵”,水循环利用的技术处处可见。
2009年9月,入住滨湖惠园的居民就住上了不一样的家。在这个家里,有两根冷水管进家,一根水管中,流出的是普通的自来水,另一根水管里,流出的是清澈的“中水”。
这“中水”的来源挺不容易,就是将小区产生的污水截流送至中水回用池,经过具有国内外出众水平的德国马丁很膜技术进行处理,处理过的中水可以用来冲厕、拖地、浇花……省钱又低碳环保。
在滨湖新区的“大家庭”里,水循环也处处可见。经过一年的建设,塘西河再生水厂已进入调试阶段。通过再生水厂的处理,滨湖新区里的污水将获得两道净化工序,处理过的水可达景观用水标准,清洁、清澈、透明,注入塘西河中,成为河道的景观用水。
(责任编辑:)
上一篇:文明出行、倡导低碳环保生活 下一篇:白领崇尚低碳环保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