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何享健:先吃螃蟹不变的就是变
- 王浩磊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浩磊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浩磊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泽君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大熊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金先生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梁晓辉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梁晓辉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小姐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孟币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孟币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孟币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何享健出生在广东顺德。从创办乡镇电风扇小企业,到成为中电业的,叱咤商海的何享健,先后获得“广东省企业家”、“届空调大王”、“广东省共产党员”、“各省市乡镇企业家”、“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各省市劳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何享健的一切成功源于他一直坚持的信念和战略:“先吃螃蟹不变的就是变,求变才能做”。
产品之变:美的是个生产国产家用空调的企业
1980年,何享健把生产药瓶盖的“生产组”转变为“顺德县美的风扇厂”。在何享健创办美的风扇厂的时候,很多人都说:“家电业门槛低,电风扇技术含量低,没有竞争力,不了钱。”
回报的产业。后来何享健说:“到现在,就风扇而言,就回了我5个工厂。小家电虽然不起眼,但增加腰包不瘦能力不能小看啊!”
但数年之后,因为小家电的门槛低,很多企业都相继发展起小家电业来,美的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利润越来越薄的时候,何享健觉得更新换代的时代到了,产品必须有所变化。
1998年,何享健收购了东芝万家乐,从此拥有了空调核心技术和雄厚的空调产业链上游生产能力。正当其他同行企业还在为电风扇竞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掌握了空调核心部件生产技术的何享健已经把家用空调推向了大众。美的成为了国内家生产国产空调的企业,博得了大家的喜爱和高度信任。而后,在每一次竞争中,何享健都能稳操胜券。即使在始终持续的电风扇大战中,他的空调品牌也为他赢得了很多电风扇的客户源。
在中电制造业有优势的珠三角地区,经过何享健坚持不懈的努力,1997年到2000年,美的年销售额从32亿元攀升至105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51%,利润步步高升。人才之变:美的是个成功实行员工持股的上市公司
何享健有一句名言在业内广泛流传,“70年代靠顺德人,80年代靠广东人,90年代靠各省市人,21世纪要靠各省市内外的人才”。
根据这个理念,何享健一直在“引进新人才,激发新生机”;相应地,则是淘汰跟不上时代的人才。在一次座谈会上,何享健指着一部电脑说:“你们谁会用这部电脑,谁就能留在这里并提升一级,否则离开。”于是,有些人提升了,有些老一辈不能跟上现代科技,离开了。
为了找到更多的人才,何享健每年都到学府延揽青年才俊。仅2001年,何享健就聘进了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清华大学等学府的700名应届毕业生,其中包括100名硕士。
找到了人才,就要用好人才,留住人才。2001年,何享健大胆地改变了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格局及资产结构,让众多的骨干员工持有股份。制度改革得到了很好的响应,拥有股份的员工,既是美的集团的经营者又是所有者,员工们的工作激情被空前激发。
人才改革,让美的产业的成本显著下降,销售腰包不瘦大增四成。何享健说:“企业机制的弱化、退化,比一亿元投资失误更致命。人才和合理的用人制度,才是企业的流水”。
渠道之变:用贴牌生产促自主品牌,让自主品牌进入国内外市场
美的从1986年起就开始出口产品,到2001年,美的的出口业务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将企业进行国内外化是必然趋势。美的将2001年定为企业的“国内外年”。而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何享健主张不到海外办厂,坚持“中国造”。他说:“中国的人力资源丰富,成本低,素质好;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支持产业的发展,政局稳定,产业环境好;中国有十几亿人口的市场;中国加入了世贸,关税降低了对发展制造业有利;况且我们正处在珠江三角地带中,有这么多优势,我们为什么还要到海外办厂?我到国外视察比较过,中国才是适合制造产业的地方”。
凭着自己的信念,何享健坚持把产品制造基地设在国内。与此相配套,美的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地建立了多个销售公司。为了根据国外不同的需要设计制造相符合的产品,何享健还在海外设立了专门的设计部。除了派遣国内的精英到各分公司执管外,何享健还高价聘请国外有经验、有技术的人才进入销售公司、设计部工作。生产在国内,设计、销售在国外,美的的渠道变化逐渐清晰。
2002年,日本,美国,韩国的多家跨国公司都看中了中国这快沃土,纷纷把生产线搬移到中国。中国的同类企业都感到了竞争的激烈性,何享健也意识到了危机的到来。何享健知道,外企在生产、设计、资金、管理、技术方面都有的优势,与其和它们抗衡、对决,不如与它们合作。于是,何享健抓住外企初进中国水土不服的机遇,向它们表达合作意愿。经过努力洽谈后,美的和多家外企业达成了公识,美的开始为其贴牌生产,与国内外资本结成了国内外性战略联盟。
对此,外界议论纷纷,“美的只帮外企加工,做贴牌生意,自己没有国内外级品牌,想要实现国内外化不可能。”何享健却说:“实现国内外化要经过一段很漫长的时间,以现在中国的技术自己走出去,这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我现在跟外企合作,就可以吸收他们的过人之处,提高国内外化能力。这是我实现国内外化的桥梁”。
于是,美的开始引进大量的高明技术和管理方式,并聘请日本松下的品质导师做美的的品质部总监,聘请韩国三星的技术导师做美的技术部经理。2002年,美的有400多项产品通过了多个的权威认证,其余产品一律通过了认证。这一年,美的在海外市场的销售腰包不瘦同比增加了78%。
到2005年,美的的出口额达到了120亿元,来自海外的腰包不瘦占到了总腰包不瘦的50%。而且,美的已经摆脱了纯出口贸易的方式,它的自主品牌已经进入了国内外市场。这说明,美的已经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国内外化企业,渠道之变已成功完成。
2010年,何享健带领美的,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责任编辑:)
上一篇:名将之约亚洲起跑天王刘翔专访 下一篇:2010年中国受尊敬上市公司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