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监管制度不断完善控制汽车质量
- 高磊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高磊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龚先生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雪野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丁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小姐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小姐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马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梦婷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先生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据业内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各大汽车厂家在国内实施召回近百批次,而在2009年和2005年,这一数字分别为近50批次和近30批次。早在几年前,国内外汽车巨头在国内外宣布大规模召回,国内消费者却无法享受到同等待遇,“中外不同命”现象形成鲜明对比。同样是汽车,为何差距这么大呢?
导师认为:以日系车为例,美国在其市场版图中占比较大,其监管政策很完善,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也很高,车企出了问题自然不敢掉以轻心,会将服务做足;而中国当时的监管水平相对滞后,对车企召回要求不够完善,对比起来,显得车企态度“中外有别”。
找到“病因”,就要对症下药,好在今年七月份颁布明文规定:“车企违规行为的处罚金额升级为原来标准的数十倍,同时规定对确认缺陷的汽车,生产商要立即停止销售、生产和进口,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有10天的“缓冲期”;监管部门在必要时,还可查封、扣押可能存在缺陷的汽车产品。”
编辑点评:这无疑将为车企戴上一道更加严厉的“紧箍咒”。不过,由于以前自主品牌多为低档车,消费者买来主要作为“代步工具”,现在随着自主品牌扩大中核心车市场布局,其质量会受到更多关注,而节能环保潮流的兴起则会对自主品牌车企的研发生产提出更高要求,但召回增多只是时日问题。
(责任编辑:)
上一篇:2010老兵归来 商界枭雄再战江湖 下一篇:圣诞节打破传统促销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