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鞋商“足下”追逐创业梦
- 张总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浩磊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浩磊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浩磊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泽君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大熊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金先生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梁晓辉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梁晓辉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小姐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孟币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孟币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刚毕业那会,我也在究竟选择就业还是创业之间徘徊。”做了一年多鞋商的李贝,已经开了2家分店,并打造了自己的鞋品牌。近2年的创业经历,让李贝的身上多了一分成熟,他认为,行业没有好坏贵贱之分,卖鞋子一样有发展前途,关键是要坚持、多动脑子。
大学生毕业卖鞋子
2008年,还在湖北经济学院读大三的李贝,就被深圳一家网络公司相中,进入该公司上班,每月工资不低,成为大有前途的白领,可他放弃了较稳定的工作,选择卖鞋子。“工作环境太受拘束,我更喜欢自由自在。加上家庭环境和女朋友等外界原因,还是想自己创业。”李贝告诉记者。
2009年初,李贝被调回武汉工作。正巧,他家里的一位亲戚在做外贸鞋生意,给他进入鞋业创造了机会。李贝在工作之余便到广东的外贸工厂做市场调查,“一段时间的调查发现,当时许多外贸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都在尝试转型,考虑出口转内销,从简单的工厂加工逐步到打开市场。”李贝告诉记者,自己足够幸运,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到与自己观点一拍即合的合作厂商,而这家工厂的老板,也希望能与李贝合作,加速鞋子加工厂的转型。
尝试亏百万
2009年,踌躇满志的李贝,精心设计了6款当下的鞋款,并联系好了皮质提供厂商,“次创业没有经验,以为要做鞋,就一定要选择的材质,起步太高,而忽视了鞋子的款式。”
李贝向家人筹集了10万元,带着6款设计到了广东的鞋厂,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这家工厂的老板,“我计划,刚开始只生产10000双,成立公司后,在武汉和南京设两个办事处。专门为武汉和南京的批发商提供货源。”李贝对武汉的鞋市场做过分析和调查,而且从小生活在武汉,对武汉比较了解。
但是由于工厂老板执意要求,终投入了240万元,总共制作了2.4万双皮靴,并在北京、武汉、南京等八个城市设立办事处。
这一次盲目草率的投资,让李贝等人吃了大亏,由于鞋款单一、皮质价格略高,产品的品牌宣传不到位等原因,这2.4万双鞋陷入滞销,足足让他们亏损了百万元。“我还记得8个办事处刚成立时,每月的电话费都很千元。”由于没办法抽身离开武汉,李贝只能通过电话与8个办事处的管理人员交流,在销售陷入瓶颈时,他常常会鼓励他们,让他们乐观应对销售压力。
重新开始稳扎稳打
“尽管亏损这么多,但是由于反应快,我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武汉的办事处,很快还掉了朋友的那10万元欠款。”重新思考后,李贝与工厂老板商议好,原先那近2万双滞销的鞋子,李贝一双也没留下,交给工厂老板处理。然后,他们重新达成协议,李贝负责销售,工厂老板不参与经营。
李贝负责的武汉办事处,主要负责给湖北周边城市的批发商提供货源,或者直接批给本地的鞋店,由他们负责代销产品。“由于出厂价格高,许多批发商不断地压低我们的批发价格。”李贝那段时期非常苦恼,一双成本100元的鞋子,开始的时候还能一点,但是到后来,为了避免库存,一双鞋只能以成本价卖出去。“因为我们的鞋品牌不够出名,还遭遇过亏损,这些批发商不愿意代销我们的产品,所以只能压低价格处理出去。”
与其让别人代销,还不如自己成立连锁店,李贝一直在思考公司今后的出路。“我考察过武汉市发展得较好的几个鞋业公司,大部分公司都是以代销产品为主,而我们公司的优势就是拥有自己的品牌,还有固定的工厂以及设计师。”
2010年4月份,李贝的家少售店在虎泉开业,这里的人流量大,且大多数为学生。考虑到学生人群的消费水平,李贝的虎泉鞋店主打销售低价位的鞋子,“学生更注重款式,在支持质量的前提之下,我们将重心主要放在鞋款的设计上,价格则定在了100元左右。”
半年时间的发展,虎泉店的销售业绩节节攀升,生意好时,一个月的销售额达十几万元。2010年10月份,李贝在司门口的分店顺利开张,他已打算在淘宝网上成立网店,结合实体店销售。“因为创业,让我不得不去接触许多以前从未碰触的东西,比如CAD设计,管理知识。”李贝告诉记者,年轻人创业不应只有短暂的激情,更应该朝着自己的目标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
上一篇:负债百万 铁匠40岁创业年千万 下一篇:80后研究生辞职上网当“菜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