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差异是台湾菜在粤阻碍
- 刘小姐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台湾美食在广州的发展缓慢,如果询问一下广州的有名台湾美食有哪些,真是屈指可数。有人把这种现象归结为食材是重要原因,难道真是这样吗?导师指出食材不是大问题,关键是饮食文化的不同,这一点台湾美食就需要学习**和**在中国的经营了。饮食文化差异是关键因素。
“即使世人将台湾小吃捧上天,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地域性的味觉差异不容忽视。有时候或许是惊喜,有时候却是难以接受。”陈建斌经营台湾餐厅近十年,曾多次到台湾考察。他告诉记者,台湾美食中其实有很深的大陆北方烙印和日韩因素,比如说,台湾本地人特爱牛奶咖喱、味噌汤和韩式泡菜等带有辣味的涮涮锅底,类似日韩;台湾牛肉面和香肠都配着新鲜大蒜吃,与大陆中原地区相似。而这些都让地道广州人较难接受。他说,广受广州人喜爱的昆布汤底,在台湾地区其实并不是太受落。
饮食习惯的差异也迫使台湾餐饮店改变,理念坚定者是在keep住地道餐饮的基础上延伸出本地化菜系,以满足多重需求;委曲求全者完全抹去本来容貌,成为“挂着羊头卖狗肉”者。
台湾食材进货大陆毫无阻挠
“食材的影响微乎其微。”这几乎是记者采访过的台湾餐饮商人的共识。里奇咖啡西餐厅执行副总经理刘先生是台湾人,他推翻了“台湾食材难进大陆”论。陈建斌的意见与其一致:“进货大陆如今根本毫无阻挠。”
但台湾食材成本确实较高。例如台湾涮涮锅,除了海鲜和蔬菜是当地采购外,其他如昆布和汤底调配料等均由台湾方面供应商配送,加上运输费等,成本要比使用本地食材贵5**左右。
行家告诉记者,如果食材属于廉价产品,那么大陆产和台湾产的价格相去不远,但味道上有差距;如果是较高等级的进口食材,则从台湾入货的成本比在广州购买还要便宜三成左右。而且食材在采购方面还有些差距,打比方,像香草露,如在台湾本土选购,餐厅甚至可以详细要求到产家以多少果粒和果汁搭配,新鲜果粒要有多少粒等,果汁和果粒可达到1:5;而在大陆只能笼统选对方调好的版本。
(责任编辑:)
上一篇:食品涨价成趋势 食品隐性涨价 下一篇:多因素促进调味品行业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