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霸”争夺家电连锁巨头
- 李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强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杜龙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钱总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钱先生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森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安志新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先生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先生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小晓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先生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苏美”争做少售巨头
同样是中电连锁少售业巨头的,苏宁电器(002024.SH)董事长张近东和国美电器(0493.HK)董事长黄光裕,两位有着效果流水增长轨迹的“巨人”却在同一时间咀嚼着不同的人生滋味。
2009伊始,张近东开始为苏宁谋划更长远的发展,宣布2009年新开200家店面,而张近东的老对手黄光裕却在北京看守所里,被传自杀未遂。
这样的对比不得不让人想起两年前,张近东面对《英才》记者时说过的一句话――“我过去跟黄光裕讲过,苏宁哪一天做不过你,我**送给你。”
不过,两年的时局骤变可能也在张近东的意料之外。
2008年11月,黄光裕以操纵股价罪被调查,国美也在港交所遭遇紧急停牌。同年末,苏宁电器年销售额498.97亿元,以40亿元的优势在总销售额上很越国美,而在净利润上,苏宁电器则达到21.7亿元,是国美的2倍。诸多分析师认为,张近东在创办苏宁19年后,终于可以坐上霸主之位了。
对出事后的黄光裕,张近东从未做出过任何评价。只是,他对苏宁的定位更加底气十足:苏宁在行业中是领跑者、是标杆,毋庸置疑
眼下,当国美还在疲于应付“黄光裕”带来的余震,张近东已经开始酝酿新一轮的棋局了。苏宁在香港落地生根,其家“自建店”也成功“入住”江苏无锡。 “美苏争霸” 波涛暗涌
“我们不能通过同行的发展或者某一个市场情况来判断,而应该从整个市场、甚至是整个国内外来看未来。”
“现在是于无声处听惊雷,表面上看没有变化,实际上波涛暗涌都在下面。”对于目前的市场格局,张近东对《英才》记者如此形容,并说自己是“如履薄冰”。
尽管黄光裕事件对国美的负面影响的确很大,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黄光裕并不是国美的全部。这一点类似于2004年创维的黄宏生被拘事件,那时,黄宏生并不直接参与创维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是以张学斌为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完成的。时至今天,创维仍位居中国彩电三巨头之列。
不过,黄光裕事件无疑是对国美一次重大的打击。而苏宁电器此时却加快了连锁发展的步伐。
先吃螃蟹的苏宁想出手并购是对大中,还因为国美介入而遭致失败,从此再无计划。
“做企业要低调,苏宁现在已经够有影响了,作为管理者**要低调。”近一段时间,张近东刻意站在幕后,“能够坚持发展
到今天很不容易,很幸运,因为哪怕是很细小的问题也有可能让企业毁于一旦。”
从涉足少售行业的天起,张近东就不断告诫自己,这是一个必须要奈得住寂寞,要稳健的行业。甚至早在上世纪90年代,苏宁就规定员工不能,谁就炒谁。张近东不会把资本放大为主业,先吃螃蟹的资本运作计划就是苏宁想出手收购大中,还因为国美介入而遭致失败,从此再无计划。
比起资本运作的迅速扩张,张近东更喜欢一砖一瓦的搭建苏宁。国美在大规模并购的同一时期,苏宁的后台建设已见成效,并且不断投入,苏宁一开始就选择了“练内功”的发展思路。以其物流平台为例,未来几年,苏宁将在各省市建设60家物流基地,整体投资很过120亿元。
在目前已成功投入运行的南京、北京、杭州三个大型现代化物流基地中,可以看得到的变化是,相同仓储面积下库存数量相比传统库存方式提高一倍、坏机率将削减90%、进货和出货的差错率几乎为少、物流工作人员数量则减少2/3以上。
有意思的是,物流基地背后的系统支撑由IBM提供,而IBM曾在上世纪80年代曾为沃尔玛做物流系统,90年代为百思买做物流系统。
大力发展后台系统对苏宁来说重要的是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其终目的无外乎两个,其一,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并将差距维持下去;其二,打造一个国内外的少售网络。
前一个目的在2008年很越国美的时候已经实现,这个过程似乎水到渠成,而后一个需要的时间或许会更长,投入更大,但对于始终稳健的张近东来说,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机会。
(责任编辑:wxxiong)
上一篇:国内外品牌红蜻蜓品理想国 下一篇:联想世博会后开始全心发力IT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