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业投资黄金期还没到来
- 李先思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陆少荣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辉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辉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先生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顾嘉乐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顾嘉乐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刁先生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刁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高考1977》剧照
当电影《高考1977》的片花播放完毕,2009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大厅内掌声雷动,《高考1977》获得重量级奖项——故事片奖。那一刻,IDG国内外副总裁、亚洲区总裁熊晓鸽显得非常激动。作为本片的投资人,熊晓鸽也曾亲身经历过恢复高考那个年代,高考改变了熊晓鸽的人生。如果没有1977年那场考试,如今熊晓鸽可能还在湘钢当电钳工。每天仍背着一套工具骑自行车上下班,直到退休。让熊晓鸽欣慰的是,他把当年父母送自己上大学前拍的照片,成功“塞到”了片尾的老照片中。照片里的他,笑容灿烂。
《高考1977》的票房一路高扬,起初熊晓鸽根本没指望会有太多的年轻人去看。有一天,导演江海洋接到了一个摊主的电话,说要请他吃饭,因为电影的碟卖得太好了,很多小孩都来买。再后来,他们从报纸上看到,上海的大兴安岭、大庆等知青联谊会甚至包场观看。票房大捷的同时,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片的《高考1977》还赢得了难得的口碑,甚至被称为20年来的国产片之一。在重庆映时,一名老观众拉着江海洋的手激动地说:“这部电影带给我们来自心灵和记忆深处的感动。”
“投资这部电影与钱、与回报无关,它是来自心底的愿望。发展电影业,同样也是要坚持爱人如命和挥金如土,而第三点则可能意味着我们要投入很多,电影才能成功。”熊晓鸽说。向来把投资重点放在互联网的熊晓鸽如今也开始“玩”起了电影,在他的投资表内,电影产业已成为又一个新的投资领域。除了《高考1977》,还有《未来警察》……熊晓鸽已有多部的电影投资计划。
资本“触电”
2010年1月8日,IDG数据集团宣布进军电影产业,以拓展文化创意的全产业链。据相关统计,2009年中美的贸易逆差发生在文化创意产业。无论是电影还是动漫,都和美国有很大的差距。近几年,中国电影正在以40%的速度迅猛增长。
因个人情结“触电”,投拍《高考1977》之后,熊晓鸽这位手握25亿美元风投资金的资本“大鳄”开始频频涉足电影业,在投资张艺谋“鸟巢”版《图兰朵》、投资《时尚》杂志集团、创意类公司青蛙设计之后,又开始投资电影院线保利博纳……将投资触角伸向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领域。
熊晓鸽之所以会“触电”源于一名77级考生与一名78级考生在上海电影节上的相遇。前者是熊晓鸽,而那位78级考生则是上海电影集团总裁任仲伦。他们在一起谈起当年的求学经历时,一拍即合——约定合拍一部电影,纪念恢复高考这一伟大事件。任追问熊:“你打算投多少?”熊则爽快回答:“不管多少,我投一半!”
不久,任仲伦真的寄来了剧本和协议书。与之前做投资要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不同,熊晓鸽粗粗一看,大笔一挥,便签了协议。
在后期制作中,熊晓鸽打电话给老朋友、湖南老乡、着名作曲家谭盾,1978年参加高考的谭盾立刻应允:“哥儿们,这个事儿,我不要钱也帮你干!”同是湖南老乡的宋祖英演唱了电影主题曲,立刻被媒体发现。这是她度献声银幕。鲜为人知的是,主题曲歌词是熊晓鸽的一位正部级干部朋友写的,他也是1978级的考生。
熊晓鸽投资电影,这是否意味着电影是个**的行业?对此,熊晓鸽说:“投资跟拍电影一样,电影是一个遗憾的艺术,投资就是一个遗憾的行业,你永远跟遗憾打交道。你投了赔了,那当时为什么投了?投了了,那当初为什么投少了?”熊晓鸽认为,国内文化创意企业虽然很旺爆,但风险也很大,目前还没到大的机构或投资者广泛进投的时候。
赛富亚洲投资席合伙人阎焱也承认,投资人在中国电影界的投资非常小。到今天为止,投资者在电影的投资没有很过投资资金的1%,也就是说没有很过4000万美金。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投资行业自身的成熟度相关。阎焱称,“1995年就开始投资中国电影业,也投过电视。电影业的真实情况一直以来都是演员腰包不瘦,编剧腰包不瘦,导演腰包不瘦,投资人不腰包不瘦。直到近两三年,投资人才可以。”
“别看每年中国有几百部电影,但能拿到市场上去放的并没有几部。”熊晓鸽说,文化产业无非是几个方面的事情,无非是拍摄什么内容,抓住什么人,拿什么给人消费,这是一个根本的东西。所以,他在过去一些年里,投的项目都是实实在在的商业模式比较清晰、知道怎么腰包不瘦的项目。
“投资忌讳一窝蜂。对我来说,电影产业还没到值得大举进入的时候。王中军的成功只是给大家增加了很多想象空间,它到底有多少可复制性?能拍商业片还能腰包不瘦的导演又有几个?”
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投资发展,熊晓鸽认为,这仍然是一个风险很大的领域。先是市场太小,“这个市场不是指观众市场,而是指影院市场。”目前在中国只有5000块电影屏幕,数量只是美国的1/10。以现在每天“两块”的增加速度,达到美国现在的规模还需60多年。“要是屏幕够多,《阿凡达》在中国的票房应该会很过美国。”其次是钱太多,这也是熊晓鸽认为的风险。在市场上,资本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钱都投向电影,“很容易一拍脑袋就往里冲,但大多数人是不懂的。”一旦电影不卖座,很可能颗粒无收。熊晓鸽表示,像华谊兄弟这样的电影公司,其实规模也都还很小,熊晓鸽说,“王中军去年的腰包不瘦只有8000万。”
“但中国始终是电影的潜在市场,是时尚用品和文化消费的市场,更是加工的市场。只是我们的文化附加值非常低。”熊晓鸽的策略是与的导演或团队合作,增加品牌效应;另一方面,在熊晓鸽的投资思路中,他依旧保持看好那些具备良好商业模式、有创造力以及有品牌附加值的内容与平台兼备的团队。
眼光、耐心
中国电影票房成绩连年“井喷”,去年已收获62亿元。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近期也表示,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黄金机遇期”,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
中国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和华谊兄弟的创业板上市,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各路资本纷纷涌入电视市场,都想从电影产业这块“大蛋糕”上切走一块。
“电影在中国确实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电影同时也是一个风险特别高的行业,没有哪个是常胜将军。我的一个好朋友,她的先生九十多岁了,拍了很多片子,个片子雇的是斯皮尔伯格。在他90岁生日的时候,我说你拍了那么多电影,教我一招,他说,你要做投资的话,永远不要用自己的钱去投电影。我们融了很多钱想投电影,但是还一直在学习,琢磨怎么样能减少我们的失败。”熊晓鸽直言。
“其实,我们不是看到电影票房成绩好就开始投资电影,选择投资项目这其中的学问很多,毕竟真正的导演还不是很多。”熊晓鸽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小熊)
上一篇:360计划并购系统优化工具鲁大师 下一篇:国内团购行业份调查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