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渠道构建
- 蔡文丽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胡先生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小艺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城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旭豪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黑皮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璠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余昀键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先生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咨询加盟事宜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高职教育专职课程渠道构建的途径和方法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近年来,随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推进和高职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各高职院校在专职课程渠道构建改革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是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等技能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渠道。
预期学习成果是指学生完成学习后将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它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性成果指学生修完本专职课程后将获得的基础文化知识和专职知识。能力成果指学生修完本专职课程后将具备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职业态度性成果指学生修完本专职课程后将获得的工作态度、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
预期学习成果根据学习的阶段、内容可划分为不同的级次。如专职预期学习成果、课程预期学习成果、单元预期学习成果和课堂预期学习成果等。
通过专职调研、职业岗位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掌握企业对毕业生的基本知识、职业能力的需求,通过学生基础状况调查,了解学生职业基础知识、职业基础能力状况,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基础的比较分析,确定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和理念等方面的学习需求,以此为基础按照教育规律进行转化,设计专职预期学习成果,根据专职预期学习成果构建专职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高职教育的专职是针对行业人才需求设置的,所以,在构建专职课程体系前必须做扎实的专职调研。构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需进行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学生基础状况两方面的调研。一是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包括行业人才需求调查、行业企业调查、企业岗位调查、岗位能力需求调查和人才培养状况调查等。二是学生基础状况调研,包括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和专职基本知识、职业基础能力、职业经历等。专职调研的方法一般采用个人访问、小组座谈会、问卷调查、毕业生日记式调查、查阅资料等调查方法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需确定企业对各项能力的需求水平,并根据行业导师及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讨论结果进行量化,一般划分为1—10个等级,其中1代表企事业需求非常低,1O代表企业需求非常高。同样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也需要量化,按照企业需求水平划分为1—10个等级,其中1代表学生全无这方面的能力,10代表完全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二者的差值即为学生学习需求。
学生预期成果的设计是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设置关键,它上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下连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所以,一方面要在对企业需求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支持毕业生完成专职学习后,能够胜任企业岗位工作,完成岗位职责任务,另一方面又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校的师资和教学资源状况进行设计,支持学生通过本专职的学习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预期学习成果的描述不等同于教学目标,它是知识、技能与工作任务有机结合的结果,要有可评价性和可检测性。
小编点评:以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渠道构建是针对学生学习进度的教育理念。
(责任编辑:盼盼)
上一篇:如何传播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渠道 下一篇:疯旺漂移车 流水风旺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