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困惑分析
- 刘小姐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黎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产业发展的困惑
1、产业竞争困惑
中国的地方产业和产业组织间的竞争很明显。前期的电动摩托车标准打压电动自行车发展就是典型的恶性打压案例。
2、科研腐败并不少见
近日焦点访谈披露的科技成果虚假的事情并非简单个例,这早已见怪不怪。这是中国多年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但经济转型并不成功的原因之一,乃至温总理终直接关注教育体制改革。科技成果不一定与实际的产品市场化挂钩,部分导师说的搞项目要经费不是个例。而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乃至整个汽车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都需要以终的成果衡量,如果电动车等以高投入的大客等非普及类示范为载体,继续走所谓的科技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老路,很多东西也就成为巨大的风险,我们不关心经费,而是怕耽误新能源的国内外性机会。
3、产业联盟成为地方保护。
各个地方的新能源车产业联盟纷纷上马,在北京、重庆、上海、广东相继宣布成立新能源产业联盟或基地之后,在政府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扶持下,其他各地的新能源产业联盟也都已呼之欲出。欧美各跨国集团仍无法独立完成新能源项目发展,中国的封闭保护的问题也不小。而性的产业联盟也会可能成为经费工程。
4、欧系企业推动中国乘用车大型化。
明显的德系车在国内外范围的小型化和电动车浪潮独不涉及中国,这是对中国汽车发展的误导性引导,其风险巨大,且对中国市场健康发展也不好。近期上市的产品均有向精心打造延伸的趋势,这是我们的问题,不能怪跨国集团。
5、新能源补贴标准的变形
据媒体报道,私人购新能源车补贴方案补贴范围分为节能车和新能源车,将纯电动车归于新能源车,新能源车的补贴范围以纯电动车和Plug-in乘用车为主。列入产品公告内的新能源车补贴额度为3000元-6万元。而混合动力车则被列为节能车,补贴范围对于列入“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公告”的42家企业的混合动力车型,加上100余款1.6L以下,满足油耗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的车型,包括那些混合动力汽车和双燃料汽车,一律按节能车补贴3000元;这些符合规定的节能小车能够得到约3000元的补贴。从购置税政策的经验看,补贴主要促进在边缘车型,1.6升以下车型已经达到B级车水平,真正小排量和新能源车鼓励效果估计一般。
小编点评:产业发展的困惑!
(责任编辑: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