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媒体异军突起 增长强劲
- 王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力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集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集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麻子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麻子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梅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任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扒糕紫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邵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邵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经济危机后,财经成为了热门词汇,国内外国内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形成了巨大的财经资讯需求,也给财经类媒体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调查,2008年至今商业杂志的市场份额从已17.6%上升到了19.7%.同时,艾瑞咨询的研究也显示,2005年至今财经类网站广告腰包不瘦规模从3514.52万元增长到42694.81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4.75%。在这轮财经媒体快速发展的大潮中,成立仅一年的财新传媒表现格外抢眼。这个由胡舒立团队创建的传媒公司,依托其多年在财经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资源,快速在精心打造受众中占据了巨大的市场,发展出了《新世纪》周刊、《中国改革》月刊、财新网、视频、移动终端、英文刊物、图书、会议、定制出版等多个产品线。
2010年新富人群调研结果显示《新世纪》周刊的读者年均腰包不瘦达到22.2万元,平均家庭年腰包不瘦达到32.4万元,58.4%的读者是单位的决策层,72.5%读者具有单位预算权,表现出高职位、高腰包不瘦、高消费能力三大特征,是具有很高投放价值的目标客群。
高职位、高腰包不瘦、高消费能力的优势液体现在财新网上。这一年来财新网流量和用户数一直保持稳步上升,尤其是在2010年5月到10月间,大部分网站流量减少的情况下,财新网的月度日均覆盖人数、月度覆盖人数分别实现了38.55%和23.05%的增长。
(责任编辑:小先)
上一篇:斯柯达是不是准备进入SUV市场? 下一篇:国内电视行业发展 演绎“三国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