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成才渠道 5名大学生当上村支书
- 刘小姐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黎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12月10 日,沙河站镇小王营村良种繁育基地的麦苗绿意浓浓。“今年 10月,村里流转400亩土地,进行了良种繁育试验, 105 户群众改种新品种。”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大学生村官王健看着长势良好的麦苗,一脸喜悦,“明年麦收,一户村民就可增收5万多元,村集体也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
今年8月,经过公开选拔,先前在东平街道大井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的王健,当选沙河站镇小王营村党支部书记。
2008年至今,东平县共公开选聘了185名大学生村官,其中2008年选聘的100名大学生村官明年即将期满。
借助明年新一轮村“ 两委”换届时机,东平县创新农村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机制,在全县大学生村官中公开选拔村党支部书记,并在彭集、接山等5个乡镇试点,拓宽了成才渠道,为农村“选人难”破题。目前,全县2008、2009年选聘的48名党员大学生村官中,已有43人担任村“两委”干部,其中5 人担任支部书记,13人担任支部副书记,25人担任支部委员。
据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白常顺介绍,公开选拔大学生村党支部书记,主要采取“双推双试双选双诺” 方式,由大学生村官自荐或组织推荐;县里统一组织面试,按 1:5 比例确定初试入围人员;入围者选村调研后,由公选岗位所在乡镇召开竞职答辩会,选前25名进入组织考察范围。组织考察后,按3:1 比例确定拟任人选。
为支持大学生村官党支部书记站稳脚、 干得好,县里建立了“4+1”帮带机制,由乡镇行业实力品牌干部、管区干部、村党支部书记、职能部门组团帮带,扶上马、送一程。
(责任编辑:齐齐)
上一篇:单一品牌专卖还是“博士蛙”模式 下一篇:噜啦啦卡通乐园让孩子尽情娱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