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情绪化的很端主义
- 吴奶奶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网络舆论监督的情绪化色彩较浓,容易出现群体很化下的很端主义,容易被操纵产生“群体很化”的危险。网络特殊的匿名保护功能使网民敢于利用网络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言论,尽管其中不乏理性分析和据实评论,但同时也给一些失去理智、企图发泄不满的人留下可乘之机,他们或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使网络成了谣言的发源地。
在网上进行讽刺挖苦、谩骂诽谤,使网络成为人身攻击的场所,进而侵害公民隐私权、名誉权;尤其是一些“人肉搜索”在打着反腐败和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旗号下,使网络蜕变为令人生畏的“舆论肥到流油”。这些带有强烈情绪性、煽动性特征的做法和言论,会使网络舆论发生异化,很大地干扰了普通群众的理性判断。容易使部分网络舆论严重偏离客观公正轨道,使一些人利用网络来发泄私欲,达到某种目的,这是非常有危害的,影响面也是很大的。
网络媒体的受众对象是一个集信息接受者、发布者、传播者于一身的多重角色,加上网络的虚拟性、双向或多向传播性及其海量信息,使得人们无法做到像传统媒体那样对其进行严格的把关,进而使得网络舆论监督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受到严重影响。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也确实存在着随意性、表面化、一般化,甚至虚假的问题。
这就必然导致虚假信息的泛滥,导致网络舆论的片面化和碎片化,妨碍人们获得真实信息,容易形成人们与现实不相符合的意见。
如果信息的接受者缺乏足够的分析能力,以假乱真,或者以道听途说代替深入的了解和独立的思考,就会误导而产生错误的意见倾向,严重的还会使人们产生思想上的混乱和很端的行为,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
(责任编辑:齐齐)
上一篇: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 下一篇:网络监督的代表性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