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自身渠道 战略引发契机
- 张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宁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嘻嘻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期望值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志龙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在家电这单生意里,造电视的和卖电视的能心无芥蒂,把自己的底牌亮给对方吗?
3月26日,家电连锁行业趋势论坛暨苏宁电器发展策略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某媒体记者发问创维电器总裁杨东文,“如果给创维与苏宁的合作打一个分,你打多少分?。”
杨东文略显踌躇,瞥了一眼坐在一旁的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分确实不好打,我打80分吧。”杨东文解释说,80分是对我们合作历史的总结,还有20分是留给未来的,我觉得苏宁电器完全有能力再争取20分,达到100分。
张近东随即回应:“从苏宁和创维多年来坦诚的合作来看,我对这个分数是不满意的。”
回中电行业30年发展史,论及厂商关系,“剪不断,理还乱”。80分的评判,有所**,亦有所遗憾。中用电器协会理事长霍杜芳(霍杜芳新闻,霍杜芳说吧)指出,在引导消费环节中,近十几年,家电连锁企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从利益关系来看,制造商与销售商更多的是相互的制衡,没有发挥出我们家电行业整体的效益。”
厂商关系
终端为王或渠道为王,在家电业界,故事为精彩。
凭借强大的分销能力,国美和苏宁在厂商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很多供应商根本无法与其建立对等的关系,而更多地受其控制。其过程,就是高明行大规模降价,然后再去厂家那里要补贴,或者通过收取各种费用来填补。这实际是将腰包不瘦从厂家转移到消费者,对消费者进行部分让利,而国美和苏宁本身,则保持着相当的腰包不瘦。
于是,名目繁多的进场费、上架费、促销费等等,终落在企业身上,使很多企业不堪重负,厂商矛盾频繁爆发。
不过,同样是家电销售巨头,国美与苏宁在厂商关系上风格迥异,一个强硬霸气,一个则相对温和。
4月16日,苏宁电器物流管理中心副经理陈清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从现在来看,苏宁仍然保持着对供应商的强势,但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他们很看重互利共赢。”
2003年,国美曾经因单方面的降价行为两度与联想等IT巨头翻脸,当时曾引起了定价权到底由谁决定的争论。后来由于联想的强硬,此事不了了之。
2004年,国美又与家电行业同样以强硬出名的供应商格力闹翻。当时,由于成都国美擅自降价,惹怒空调行业格力,格力遂决定停供货。于是,国美向各地分公司下发了一份措辞强硬的 “关于清理格力空调库存的紧急通知”,在各省市范围内将格力空调撤柜。格力随后还以颜色,宣布取缔国美的经销商资格,弄得沸沸扬扬。
业内人士指出,本质上,苏宁与国美走的是几乎同一条路,不过,苏宁对于厂家施加的压力,一般都控制在其能够接受的限度内,并且时有妥协。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家具危机 策略决定制造强国 下一篇:营销模式与渠道策略共进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