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不影响汽车拉动经济
- 蔡文丽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胡先生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小艺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城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旭豪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黑皮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璠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余昀键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咨询加盟事宜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霸澹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在欧洲、在美国、在日本、在韩国,汽车产能都处于过剩状态,而且欧洲、美国、日本的市场都处于饱和状态,但没有一个因为汽车产业的存在而给国民经济增加了负担。在日本,汽车产业是有国内外竞争力的产业。相反,如果我们把这些汽车产业从这些经济强国中剥离出来,哪个的经济还能够持续增长?有的甚至会立即变成没有希望的国度。看那些以前有汽车产业,后来被他国跨国公司兼并掉的,哪个是地区经济的旺车头?没有。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发达的政府都在支持本国的汽车工业,作为自由经济典范的美国,从克林顿到小布什都在支持美国的汽车工业,尽管手段不同、政策目标不同。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出门必座本国车,到中国也忘不了为奔驰和大众在中国合资工厂的奠基铲土、剪彩。但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汽车生产大国的指责产能过剩,也从来没有哪个因为汽车产业产能过剩而停止支持,相反倒是出面帮助企业创造更好的环境,甚至出面组织资金帮助提高汽车企业的竞争力。因为汽车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太大了,对就业的影响太大了,在出口贸易中的地位太高了,品牌甚至折射出的尊严、的地位。
或许有人担心,如果不加以控制,产能会过剩到灾难性的地步,其所带来的泡沫的破灭,将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西方自由经济的市场环境下,厂家已经能够控制自己的产能利用率,否则哪来的产能利用率的平均水平?在中国,这些跨国公司难道不吸取他们过去的教训?任由产能过剩而失败,甚至因此退出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市场?另一方面,国外的产能过剩,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在他国开的制造厂过多,而在中国中资与外资几乎都是结对关系,一家跨国公司多有两个工厂,产品不重叠,而且几乎没有开办第三家工厂的可能。现在,厂家增加产能的方法,主要是添加厂房延长生产线;产能过剩的厂家,削减产能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从原来的双班改为单班,甚至增加休息时间,并没有关闭工厂。
小编点评:即中国的市场特色决定了产能过剩所造成的短时泡沫,对宏观经济没有影响。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印度之星古董劳斯莱斯效果 下一篇:恶心的癞蛤蟆既然卖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