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第1站

  • 金牌商机
  • 推荐项目
首页 >新闻资讯>服务行业>德国团体诉讼的历史考察

德国团体诉讼的历史考察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吴奶奶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换一换

导读:

在各国关于“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的讨论中,团体诉讼经常作为一种制度样本而被屡屡提起。不过,对于欧陆之外的法学家而言,真正理解这一制度却并不容易。

单单关注法条显然不够,德国学者关于现行法的法解释学和法政策学论著,也不能提供直接的帮助。对于缺乏必要背景知识的“他者”而言,这类著作总给人雾里看花、隔靴搔痒的印象。为了冲破隔阂,获得关于一种外国制度的“整体的理解”,一个很直接、也很直观的方法是历史考察。一旦厘清了一种制度的来龙去脉,我们就有可能理解这种制度的功能及其实现这种功能的方式,进而评价这种制度在比较法上的意义。

在德国法上,1896年《反不正当竞争法》(UWG)规定了团体诉讼。1976年,《一般商业条款法》(AGBG)颁布,由此团体诉讼获得了另一个重要的发展空间。2001年,《一般商业条款法》废除,其程序性规定由新颁布的《不作为之诉法》(UKLaG)取代。

此外,在《反限制竞争法》(GWB)、《商标法》(MarkenG)、《电信法》(TKG)、《医院收费法》(KHEntgG)中,也有关于团体诉讼的规定。不过,这些规定多数是对《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不作为之诉法》的援引,就适用范围和理论意义而言,这两部法律上的团体诉讼无疑构成了德国团体诉讼的主体。

鉴于此,本文的考察范围仅限于团体诉讼在这两部法律中的发展。

(责任编辑:齐齐)

标签:

上一篇:车企渠道将下沉至二三线城市 下一篇:团体诉讼的诞生

3秒快速留言,赚钱项目量身定!

性别:
  • ·请给我推荐赚钱的项目。
  • ·有热门项目请联系我。
  • ·我没有开店经验,请推荐合适的项目。
  • ·我有开店经验,有好项目请联系我。
  • 私信交流防骚扰
  • 诚信品牌有优惠
  • 网上索票看展会
  • 火爆项目线下看
X 信息提示

恭喜您!留言成功。
请保持手机畅通,确保企业快速与您取得联系!

赶快 注册 成为渠道网会员吧,您将享受更多免费会员服务!

  • 享受最低加盟费优惠政策!
  • 创业遇到难题,投资顾问来解答!
  • 快速找到诚信优质的投资项目!
  • 免费参加招商展会,为您加盟护航!

渠道网已注册371079人 ,诚信品牌15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