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渠道内成员关系
- 王纪光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纪光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云田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弱先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余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庞女士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庞女士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范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冯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范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老师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罗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传统营销渠道系统中,渠道成员都是为各自利益,独立完成各自的职能,渠道管理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较差。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买卖关系,很少或根本不重视相互间的合作。 在市场条件好、竞争不激烈的时期,各方的利益能够得到满足。
但一旦市场出现起伏,竞争较为激烈的时候,各方会发生利益摩擦,此时渠道中往往会发生矛盾与冲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渠道要想效果运转,渠道成员必须协调一致地工作,生产者、批发商和少售商联合成为一个整体体,即生产者与中间商由“你”和“我” 的关系转变为“我们”的关系,从交易型向伙伴型转变,由商业利益关系向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在这种渠道中,渠道成员在整体协调下,以整个渠道系统的效益化为目标,进行一体化或联合经营。
营销渠道电子化的出现和发展
随着网络广泛普及,电子商务的兴起,开创了营销渠道的全新方式的电子商务。与传统渠道方式比较,电子商务具有营销效率高,营销费用低,营销市场更胜一筹性,营销环境开放性,及营销方式多样性、交互性等诸多优势。
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展营销成为充分有效地获取传送信息的途径,是现代企业在信息社会开发新产品、发展新市场和扩大合作的有力手段。它带来了销售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变革,缩短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节省了商品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从而降低了产品的价格。
另外,它还覆盖了传统中间商难以覆盖的角落,突破传统中间商的发展空间的牵制,使得渠道成员更直接地面对国外同行业企业的竞争。
(责任编辑:齐齐)
上一篇:营销从多层次转向扁平化 下一篇:当前营销渠道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