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学生如何明辨是非
- 姚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陆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陆媛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马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洋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罗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夏婷婷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唐业劲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强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夏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任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进行改革,而我们的法律、法规、政策在某些方面未能跟上改革的步伐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暂时出现了与法制建设相背离的东西和盲区。
比如,在经济领域人们忘记了商业活动的诚信原则,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制假贩假活动猖撅;在政府机构,有的部门和官员丧失了“公仆”观念,滥用职权,腐败严重;在教育领域,考试舞弊,学术腐败。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是由社会发展的诸多历史原因和现状引起的,并很容易引起大学生们的关注,由于他们的国内外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对善恶美丑的判断还存在一定偏差,很多时候不能用理性的头脑来分析事物,会误导他们从而失去诚信观念,甚至出现了与公民道德规范相背离的行为规范。
大学的教育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学习)。由中学教育到大学是人生承前启后的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他们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事,而他们对于诚信认识不清,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还没有独立科学的判断决策能力,很容易被误导,同时大学生涉世不深,还没有通过生活的经历、阅历来体验道德素养对一个人的生存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对道德失范所带来的后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比如,为学不诚,考试舞弊;学生欠费和不按时交费;欺骗家长、同学、老师;毕业生违约;甚至有的大学生名利思想严重,为了扬名、捞取实惠,不惜弄虚作假,损人利己,破坏公平竞争环境等等。
当前,对高校实施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是由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是由指定的商业银行负责发放,对象是在校的全日制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目的是用于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可见,助学贷款是以对大学生的充分信任为前提,是一种依靠人们的信用作为“担保”而发放的贷款,将成为大学生跨人社会的份信用记录。而现在助学贷款推行难,关键就在于大学生的信用状况不能让银行放心。
就我校而言,如何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信用度,打消银行的担心、顾虑,支持学校助学贷款措施能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助学贷款对学校发展以及困难学生自身发展的积很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大学生的信用问题得不到解决,状况得不到改善势必影响助学贷款政策的健康持续贯彻执行。因此,高校理应利用“两课”教育,人学教育,日常教育,毕业教育的各个阶段,各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信用教育。
(责任编辑:齐齐)
上一篇: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探讨 下一篇:诚信教育需在多方面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