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需在多方面持续开展
- 马先生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洋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罗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夏婷婷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唐业劲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强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夏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任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男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在法律范围内讲信用问题同履行契约、合同是一回事。履行合同诚信至上,诚信原则是民商事法律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含义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履行合同。在我们大力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整个社会都在向法制化、制度化转变,大学生走向社会以后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与合同密切相关,如不讲诚信势必遭到法律的制裁,要阻碍依法治国的进程。
其次,诚信原则是经济领域的重要原则。在当今经济领域的各种活动、合作交流越来越需要坚持诚信原则,在**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交易者遵守信用,既是对交易对方合法权益的尊重和维护,也是对自己合法权益的尊重和维护。在今年9月19日举行的“中国信用经济论坛”上,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强烈呼吁”在今天中国诚信传统沦丧,失信者得不到应有惩罚的情况下,全社会应当行动起来重建信用体系”。
显然,在市场经济中人格信誉是自身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大学生持久地开展信用教育高校责无旁贷。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积很、主动的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具有“诚信”这个在规范化社会和经济领域中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道德素质,使得大学生从容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生力军,成为高明生产力的代表。
再次,诚信原则又是社会学、伦理学的范畴。人总是要过社会生活的,而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是否能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生存环境,主要靠他的道德水准,诚实守约能力。个人交往中的不诚实、不守信用损害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致使人情淡漠。可以说,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是其能够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个社会道德规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我们已经加人 WTO,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要与国内外接轨,都要按国内外惯例办事。现在的大学生必将是我们向国内外化迈进的推动者、实践者。如果他们的道德水准低下、信用沦丧、行为失范,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就不可能良性发展,就会葬送我们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夙愿。“诚信”是*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是我国传统道德规范中重要的规范之一。当代大学生,更应该自觉实践‘’代表中国高明文化的前进方向”,把“诚信”的传统美德不断传承光大。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践行,把“诚信”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全面提高道德文化素质。
同时,诚信原则也是大学生创业发展的需要。在校的大学生毕业后将直接开始择业、就业,树立自己的社会形象,可是,由于诚实守信观念相对淡漠,并没有把培养’ ‘诚信”的品德当作提高自己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既看重大学生所掌握的技术和技能,但更看重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诚信”的程度。因此,要教育大学生不讲“诚信”就不是合格的毕业生,更不是合格的社会劳动者,烙守诚信,将在社会上纵马弛骋;丧失诚信,将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
(责任编辑:齐齐)
上一篇:教育大学生如何明辨是非 下一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