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发展新教改背后问题
- 蔡文丽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胡先生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小艺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城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旭豪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黑皮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璠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余昀键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先生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咨询加盟事宜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推进教改,才能终恢复公众对教育的信心,也才能走出类似“幼升小”题目难倒成人的教育“杯具”。去年,在《教改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温家宝就曾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和未来的大事,也是每个家庭和学生关心的大事。《纲要》应该反映的意志、决心和战略眼光,让人民看到希望,从而增强对中国教育的信心。现在,《纲要》已经启动实施,教改的走向如何,令人关注。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明知错误,却在错误道路上疯狂奔跑的景象?有人认为这是小学“变态”,这实在有失厚道,你去学校问问小学老师,他们对此看得比谁都清楚。在笔者看来,“雷人”题目的产生,是义务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衡,以及中高考制度的“分数至上”人才评价标准所致,而把“雷人”题目进行到底,则是因为,整个社会,对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和中高考制度的改革,已经失去信心。
教育制度改革的讲座,讲座中提到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和进行中高考制度改革。在讲座的提问环节,多位老师问我:你真相信我国义务教育资源能均衡吗?我国中高考制度能改吗?一位老师就直接对我说: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曾听到“素质教育”,而现在我的孩子已经出生了,我还不知道素质教育究竟是怎样的教育,我坚信,到我孩子上大学时,教育局面也不可能更改,因此我已经准备让孩子高中就出国留学。讲话结束,赢得掌声一片。
改革确实面临很多阻力,但改革的希望在哪里?正在于我们自身,如果每个个体都失去对改革的信心,那么,就可能失去对自身权利的捍卫与争取,怎可能唤来教育投入的增加和考试制度的改革,又怎能实现教育的回归?从每个人自身做起,效果或许甚微,但终会积累起撼动磐石的力量。
小编点评:改革确实面临很多阻力,我们自身应对改革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盼盼)
上一篇:请教师深思补课费不是福利 下一篇:删减经典教师对学生过分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