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减经典教师对学生过分灌输
- 杨小艺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城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旭豪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黑皮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璠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余昀键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先生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咨询加盟事宜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霸澹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小魏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悦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山东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严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他们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
*经典诵读活动是、语委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的,相关文件显示,这一活动的目的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加深对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背诵中亲近*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文明,在弘扬中整合创新。如今山东、湖北等地均出现了教育工作者让学生背诵删节版经典读物的做法,湖北武昌九龙井小学德育主任谢辉说,初学校也让学生诵读《三字经》等经典读物的完整部分,但老师们认为是糟粕的部分选择不做讲解。
经过学校重新编印的经典读本中,没有了,“昔孟母,择邻处”。学校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这句话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而在现代社会,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与人和睦相处,所以删除;被删除的还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广为流传的句子,删除的理由是,这句话认为读书考取功名是古代人生的一条难得出路,但在现在,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学能。
《三字经》《弟子规》等之所以成为启蒙经典,是被历史所证明了的精华,这种精华并不是某个人或某个机构自负地遴选、确定出来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被各个阶层的无数父母、老师、学生自发地选择出来的,没有比这种自发选择更明智的了。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丁兆林认为:让孩子们完整地了解经典,才是科学的教育方式。
小编点评:如果教育自己的判断来代替对孩子判断的教育的话这其实是我们教育的失误,判断的多元性如果融入到我们教育之中我觉得这就是的成功,没有任何人能够替别人出判断,教孩子不是教孩子知识本身,而是教会孩子如何去判断。
(责任编辑:盼盼)
上一篇:让教育发展新教改背后问题 下一篇:于小彤获新人奖明年任务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