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泊成为文学娱乐的牺牲品
- 李欣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下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女伶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地海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强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杜龙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钱总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钱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森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由于人们对流言采取“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欧泊的价格一降再降,越来越多的珠宝商放弃使用欧泊。18世纪末19世纪初,匈牙利人疯狂地大量开采欧泊,加上欧洲的瘟疫、饥荒和君主政体的纷纷垮台,一连串的打击让欧泊从与钻石争宠的地位被发配到远疆,徘徊在人们的视线边缘。欧泊,就这样成为一场文学娱乐的牺牲品。
1829年对于欧泊来说,是灾难的伊始。从那之后长达一百多年的蝴蝶效应,让欧泊的名声远不及钻石和红蓝宝石来得响亮。而蝴蝶效应的源头来自一本在1829年出版发行的大卖小说—《吉尔斯坦的圣安妮》。的英格兰作家英国爵士Walter Scott为了增强神秘感把欧泊与书中的厄运联系在一起,女主人公有一块能反映出她每种情绪的欧泊,当她愤怒时欧泊就闪烁着旺红色,小说的情节—女主人公被施予魔法,当她触摸到圣水时,胸前神奇欧泊立即“燃烧成苍白的灰色”。而她随后就死了。这个看似莫名其妙的结局在当时起到两个重要的影响:扩大小说度,奇特结局变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同时也令欧泊的市价仅在半年内就一落千丈。
的宝石学家、商人西佛雷泽仔细阅读小说后在《宝石商旅程》中指出其中的误导:女主人公佩戴的欧泊实际上属于她在异国过世的祖母,欧泊的变色是为了提醒拥有它的主人预防中毒。即使在他之后又有很多学者为欧泊喊冤,那段时期欧泊的价值也远不比从前,整个欧洲的宝石市场因此萧条了十年。不仅如此,一些钻石商人认为欧泊会直接威胁到他们赖以生存的钻石生意,就通过加大散布“欧泊带来厄运”的谣言来保护自己的生意。
编辑点评:魔法与谣言令欧泊市价一落千丈。
(责任编辑:化十)
上一篇:更高的汽车标准进行要求 下一篇:十月诞生石寓意希望和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