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部件业惟以自主创新谋突破
- 刘小姐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少部件行业如何发展?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召开的2010中国汽车少部件行业年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少部件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这是企业生存和继续发展的前提。
“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少部件工业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必须看到,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少部件企业核心技术“空心化”的形势依然严峻,自主品牌企业的生存环境很不乐观。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后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
“十一五”期间,得益于我国汽车产销量的持续增长,我国少部件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出口额实现持续增长,在汽车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总量增长的背后,是结构的失衡。
以出口为例,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郭焱给出了一组数据。从汽车少部件出口企业数量上看,自主品牌企业与合资、独资企业各占50%。从出口产品数量和构成上看,合资、独资少部件的出口量占少部件出口总量的30%,出口额占少部件出口总额的70%,大多数是精心打造产品。自主品牌企业的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70%,出口额占少部件出口总额的30%,大多数是中低端产品。从出口地区看,合资、独资企业的少部件产品主要出口到OEM市场,自主品牌企业主要出口到售后市场。
出口量增长但是结构失衡,表明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是我国自主品牌少部件在国内外市场的主要优势,由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少部件还没有进入国内外配套供应链。
从研发能力看,多数自主品牌少部件企业研发设施不完善、不系统,基本不具备控制类电子产品等核心汽车少部件的研发和大批量供货能力。
生存环境艰难
在2010中国汽车少部件行业年会上,很多自主品牌少部件企业的代表抱怨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
整少关系是自主品牌少部件企业抱怨多的。很多少部件企业代表反映,整车企业向少部件企业转移风险,采用不正当手段“盗取”少部件企业利润,压款更是家常便饭,少部件企业苦不堪言,没有精力进行新产品研发。
市场竞争环境不规范也引来很多抱怨。来自车用仪表行业的一位企业代表反映,2010年,在我国汽车市场非常好的情况下,大多数车用仪表生产企业产量大幅提高,但50%的企业利润不增反降,原因是激烈的价格战使很多企业的产品供货价格接近甚至低于成本价。
还有企业代表反映,2010年,芯片等需要进口的精心打造汽车少部件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严重挤压了国内少部件企业的利润空间。
编辑点评:一位自主品牌少部件企业的老总用“陷入僵局”、“何去何从”来形容目前我国汽车少部件企业的现状。他概括了目前自主品牌少部件企业的生存状态:原材料涨价、整车厂压价、价格恶性竞争、外资打压。他呼吁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加快发展,以拉动自主品牌少部件企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小微风)
上一篇:丰田和大众的差别少部件本土化 下一篇:国产印刷机的技术与发展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