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了意大利设计影响中国
- 黄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悦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安志新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斌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欣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下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女伶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地海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能够率先将源头进行控制,下游的受益者可想而知会遇到什么样状况!这恐怕就是大众以及其他跨国企业为远见的做法。谁都知道,国内企业这些年对意大利设计的依赖,已经到了难以割舍的程度。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民营的自主企业,所打造的新车型,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与意大利设计的关联。就从这一点来看,意大利设计俨然是国内企业推新车的生命线之一。
而当跨国企业控制了意大利设计之后,当其冲的就要抑制国内推新车的势头。特别是在国内自主能力尚不具备完善的吸收与递进能力的情况下,这样的人为“断奶”方式所造成的影响,不用说也是非常深刻的。难怪,小乔治亚罗在接受记者的访问中,就曾直言不讳的说出要疏远中国业务。这样一来,无论是过去的合作完善、还是已经合作的程度,都会在这样一个状况下,必然产生不利于中国“委托方”的后果。
其实,在人们为吉利收购沃尔沃击节叫好的时候,另一个问题也就摆在了行业的面前。那就是收购代表结果的“过去时”好、还是代表过程的“将来时”好的问题。像二战结束以后,以美苏为代表的两大阵营,在瓜分德国工业的过程中,就曾出现美国人抢人、苏联人抢资料的现象。这样所形成的结果,现在就会清晰的让人们感觉到,抢人的一方所带来的创造性,是支撑美国越来越强大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抢资料的一方所得到的,自然就是落后中的慢慢摸索……。尽管,我们不能将战争后争夺与汽车收购同日而语,但他所呈现出的日后结果,有可能会出现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才是,国内企业在面对国内外收购过程中,需要清醒的地方。而对于国内外企业更多的将收购目标面向设计企业的时候,国内企业该如何应对、如何保护好自己才是为重要的。
客观的讲,收购国内外设计企业,本应该是企业的经营行为之一。但人家能够抓住收购的节点,同时能够使这样的收购,变成一种既有利于未来发展、又能有力制约别人的手段,这样的收购也就成了有利的竞争武器。尤其是在整个行业面临巨大转型的当口,每走一步棋,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未来。甚至,往更大了说也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市场的未来。这恐怕才是我们行业,面对国内外企业动向需要警觉的问题!
小编点评:控制了意大利设计对中国的影响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Kent & Curwen男士不凡品味 下一篇:ECFA签署汽车全面国内外化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