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标准话语权考验企业竞争力
- 吴奶奶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LED标准的目的不只是规范市场秩序、扶持国内企业,其背后更深层的含义在于抢夺LED国内外话语权,增加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的**。韩国、美国、日本等相继抛出LED标准游说国内外组织采纳,企图抢占LED标准的制高点以主导LED产业。
早在2009年韩国就已启动提案,意图把LED灯和灯具的标准推进为IEC标准。美国自然也不会坐视LED国内外标准旁落他人之手,提前发布了LED光源灯具的能源之星标准,明确LED照明产品的规格,试图通过美国CREE、bridgELux等LED创新品牌影响市场进而为升格为国内外标准而暗暗铺路。截至2010年4月1日为止,共有17家厂商包含19品牌及300个产品通过能源之星的类别A(CategoryA)临时性住宅及非住宅用LED灯具(Residentialandnon-residentialluminaires)认证。名单中除了的LED大厂Cree、Philips,也出现了一家中国面孔——真明丽,凭借其嵌灯(Recesseddownlight)于2009年12月4日获得LED能源之星节能标章。由此不难理解真明丽在中国电子展上大张旗鼓宣传能源之星的举动了。
美洲市场除了能源之星把守之外,针对固态光源的UL标准草案也在制定中,由于UL认证费用高而且认证手续繁琐,着实考验了LED企业的实力,对试图进入美洲市场的企业形成了不小的挑战。
欧洲方面因欧盟各国各自敲着如意算盘,造成制度和规范出台迟滞,目前欧洲相关市场进入门槛相对较为宽松,CE在针对固态光源方面的技术修订案仍参照传统光源。
国内外各国借助LED标准圈地设卡势必形成**的技术壁垒,将一部分LED国外企业阻挡在外。在王文峰看来,各国标准不一对于LED产业的发展有利有弊。“各国标准的不统一,在短期内会给企业带来**程度的迷茫和混乱。长期来看,依靠出口的企业可能面临挑战,标准壁垒会将不合规范的企业排斥在外,驱使面临淘汰的企业必须在短期内改善工艺,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LED标准执行半年 影响力微 下一篇:LED标准约束力 企业自行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