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供之战本质是利益之争
- 贺先生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少供之战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少售商和供应商之间有这么强烈的对峙?
其实,少供之战说穿了就是利益之争。是少售商崛起之后,企图对供应商的话语权的控制。
为什么会有少供之战?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是因为不同的创收发展模式。供应商创收主要靠销量,少售商也应该是靠销量来**,但是现在少售商主要靠拉长供应商的帐期、收取一些费用来创收。
第二是因为不规则的市场竞争环境。其实少供之间的矛盾跟市场竞争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在市场上,少售商之间不是靠服务来竞争,而是靠低价竞争,但是低价没有**怎么办?所以只好反过来挤压供应商,和供应商交锋。
第三是因为不同的机会成本和地位。对广大的供应商来讲,商超是其销售主要渠道。目前,很多食品企业,沃尔玛、家乐福以及区域性的大型KA对他们销量的贡献往往会达到50~60%,稍微低一点的大概有45~50%。现代终端数量是有限的,但是他面对的供应商太多。作为少售商,它面对很多的选择机会;但对于供应商,它选择的机会就小得多。也就是说,少供双方做事情的机会成本和地位是不一样的。
第四是因为渠道的演变。和渠道的发展演变,以及供应商的好吃懒做有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很多的供应商是中小企业,没钱,没人,人员不够,等等,有很多顽疾。在这种情况下,它做市场就要面临很多选择,很多取舍。如果要做流通渠道,做小店、夫妻店,需要供应商去精耕细作,需要很多资源、很多人员,所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如果做现代渠道,做沃尔玛、家乐福和其他一些连锁,一个城市只有几十家,只要抓好这几十家,就可能会把销量很快做起来。因此,供应商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大的商超,做大连锁,这样一来就把现代渠道捧高了。这也在一方面促进了现代渠道的崛起。因此说少售商的优势地位的促成不光是少售商的原因,也有供应商的原因。
第五,每个供应商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有的处于发展阶段,有的已经做大了、进入了成熟阶段,而不同发展阶段的供应商做事也不同。举例来说,在品类里面已经做大了的供应商,为了阻止其他品牌竞争,就会设置一些壁垒,比如进行终端拦截,包括促销拦截啊、陈列面的拦截啊等等,这些都会给少售商争取更多利益的认识,把供应商继续榨得体无完肤。
第六,我认为是和众多少售商的生存压力有关的。现在的大连锁、大商超,夹在生存、发展、倒闭的边缘。往上走一点就是发展,往下走一点就是倒闭。不是收购别人就是被别人收购,处于很危险的边缘。少售商很难靠差价、扣点来创收。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会更多得去考虑供应商的利益。家乐福老总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讨论过:把供应商逼到墙角,再拉回来给点甜头的话题。
(责任编辑:小玲子)
上一篇:供应商如何才能更加主动? 下一篇:卡路约翰 赞助美丽天使梦想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