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产量因**结构调整而减少
- 李先生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晚稻生产指的是双季晚稻生产。1978年的晚稻**面积,达到1205.57万公顷,但每公顷产量,只有3241.2公斤,总产量为3907.5万吨。1995年,晚稻的单产和产量为近三十年以来纪录,分别为5856.2公斤和5908.1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2000.6公斤和2614.97万吨,增幅达51.2%和80.68%。但到了2007年,晚稻**面积和产量几乎接近历史水平,分别为603.82万公顷和3351.3万吨。
由于腾出秧田等因素,从1991年起,晚稻产量一直略多于早稻产量。与中稻生产相呼应,晚稻产量减少的原因主要系调整水稻**结构所致,2007年中稻面积比1978年增加508万公顷,增幅为42.16%,而同期晚稻面积比1978年减少602万公顷,减幅为49.91%。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和中国粮食课题组2007年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粳稻产量约占稻谷总产量的27%左右,随着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好粳米的需求不断增加,必须适时调整水稻**结构,大力发展好粳稻生产。如果措施得当,今后十年内东北粳稻产区、江淮籼粳稻混作区和黄河、西北稻区粳稻**面积可接近或达到1000万公顷,产量能接近或达到7500万吨,占稻谷总产量的比重将升至36%左右。不过,应该注意解决阶段性的粳稻滞销局面问题。
1976-2007年,我国累计**杂交水稻近4亿公顷,累计增产稻谷约5500亿公斤。近年来,年**杂交水稻1600万公顷左右,年增产的粮食可多供养七千万人口。近几年很级杂交稻研究又取得重大进展,多个百亩试验示范片亩产很过800公斤,各省市很级杂交稻年推广面积已达3000万亩左右。袁隆平院士研究发明杂交水稻以后,1996年提出了很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计划,于2000年实现了很级杂交水稻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2004年,又实现了亩产800公斤第二期的目标。目前进行的是很级杂交水稻亩产900公斤第三期的计划,有望在2010年实现此目标。他还有信心在2020年,完成很级杂交水稻第四期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当然,大面积推广很级杂交稻尚需时日。
小编点评:水稻是高产稳产作物,正为更多的民众所食用。但水稻继续发展的难度较大,近年水稻面积比1978年减少500多万公顷,水稻单产2007年已达历史水平,而水稻总产尚未恢复十年前创下的历史水平。要挖掘水稻再发展的潜力,必须从提高各省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高度,呼吁出台相应政策,重视水稻生产与流通。
(责任编辑:齐齐)
上一篇:水稻**面积稳定2800万公顷 下一篇:防治地下害虫和小麦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