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七连增”农机功不可没
- 美女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装备总量和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五年提高16个百分点,2010年预计达到52%,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副部长张桃林在近日召开的各省市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如是阐述“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取得的成绩。他说,农机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为应对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做出了突出贡献。
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10年,各省市农机总动力达到9.2亿千瓦,比2005年增长34%;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84万台,是2005年的2.75倍,年均增长22%;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分别达到33万台、13万台,分别是2005年的4.2倍、14.5倍,年均增长分别达到33%和171%。
据悉,农业机械在应对异常天气气候,抢耕抢种抢收抢农时,以及农业生产和抗灾救灾夺丰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粮食连续第七年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张桃林说,“十一五”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显著优化、政策法规不断健全、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地位作用持续增强的五年。
农机化行政法规和政策意见相继制定实施,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完善。2009年**公布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10年制定的《**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与2004年各省市人大公布的《*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共同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和各省区市相继制定了配套法规和规章,涵盖了农业机械化试验鉴定、质量监督、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安全监理、农机维修等各个领域,扶持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费减免、金融支持、土地使用、工程建设等方面,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护。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连年大幅增加,装备总量快速增长。农机购置补贴自2004年成为强农惠农政策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补贴资金规模逐年大幅增加,受益地区和受益农户不断扩大,财政累计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1亿元,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约1105亿元,补贴购置农机具1078万台(套),受益农户达到906万户。拉动农机工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产值年均增长很过20%。“十一五”农业机械保有量大幅度增长,农业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编辑点评: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2010年,各省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很过50%,农业生产进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时代。小麦基本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快速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取得重大突破,水稻机械**水平从2005年的7.1%提高到2010年的20%以上,水稻机收水平从33.5%提高到60%以上,玉米机收水平从4%提高到25%。
(责任编辑:小微风)
上一篇:2011情人节Amor系列梦幻国度 下一篇:重型装备2011将“重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