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企业的自主更像公关秀
- 邵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邵珠珠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芦文杰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思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陆少荣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辉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辉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先生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顾嘉乐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顾嘉乐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刁先生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进入2006年以来,不止一家合资企业宣布了要开创自主品牌的产品研发,这显然与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本地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的政策导向有密切的关系。
在合资公司中我们看到,在中外双方的一致“努力”下,无论是福特福克斯还是帕萨特领驭,无论是大众速腾还是雪铁龙凯旋,都被冠以“合资自主”的外衣,屡屡被标榜的是合资公司的技术开发能力。
正在被奇瑞、长城汽车们惯用的“技术外包”也开始出现在上海通用等合资公司之中——的一款别克君越实现了全套车身的中方主导开发,这可以被视为合资公司“合资自主”的新突破,但离真正的本地化开发依然遥远。
在自主品牌日渐受到中国决策者和国民重视的压力下,“合资自主”目前仍然更像是一场巨大的公关秀,公关对象包括将自主创新纳入到十五规划的各级政府,以及爱国热情日益高涨的消费者。
俗话说,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事实上,以目前中国在国内外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的地位,外资的投入还会逐渐加大,因为在中国市场上外资有利可图。但是对于合资公司的自主研发难以寄予厚望,因为合资公司出于占领中国市场的考虑进行自主开发,只能是配合中国市场销售对原有车型进行改造,而不会进行纯粹的技术层面的攻关。在合资公司产品仍由外方主导的前提下,让他们来承担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重任是不现实的。
也许“合资自主”的真正突破将来也可能在局部存在,但前提是合资的外方出现国内外性的困境、面临重组的压力以及重新审视中国市场,典型的就是美国通用。这家工厂正在面临向低成本转移制造和开发能力的选择,业绩突出的中国显然是理想的选择之一。
但从目前的市场状况看来,“合资自主”还仅仅是一种权宜模式。
小编点评:合资企业的“自主”:更像“公关秀”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家电市场将再迎小高峰 下一篇: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成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