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Ⅲ给商用车企业带来了什么
- 张志龙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国III标准的实施将全面考验国内车企的应变能力和技术储备,对国内车企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就发动机技术而言,国Ⅲ标准的实施意味着要从机械式发动机向电子式发动机转变,其中关键是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升级,达到国III排放要求的解决方案不止一种,有高明而昂贵的电控共轨系统,也有在价格与使用条件方面较为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电控组合单体泵、电控分配泵和直列泵加电控调速器等。
在这几种实现国Ⅲ的技术路线中,电控高压共轨技术现在已经占据了的 “霸主”地位,国内几乎所有的重卡生产企业在实现国Ⅲ的过程中采用的都是该项技术。而EGR技术在用于国Ⅱ向国Ⅲ升级上,还几乎没有被大部分企业所采用。这是因为在欧Ⅲ向欧Ⅳ升级的时候,单靠EGR实现排放标准的提高比较困难,但高压共轨路线则可以,所以国外主流的都是采用高压共轨技术来实现欧Ⅲ。我国的企业在应对排放标准提高而带来的技术升级时,多是引进国外的高明技术,所以也就沿袭了国外的技术路线。但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则是,高压共轨发动机中关键的燃油喷射系统的技术目前被博世、电装、德尔福等少数几家国外公司所“垄断”。而这种技术垄断导致国内的国Ⅲ重卡发动机不仅不能完全满足生产企业的需求,而且制造成本也大幅增加,更严重的是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本土企业的产业主导权。
对于提前动手准备应对国Ⅲ时代来临的企业来说,实施国Ⅲ标准是其扩大竞争优势的重要机遇。这部分企业由于提前做好了准备,面对新的竞争态势,显得底气十足。
而另外一些企业将面临着严峻考验,由于自身研发水平限制,无法通过自身配套满足需求,只能通过进口国Ⅲ标准发动机的方式来满足配套要求,致使企业产品成本大幅上涨。
小编点评:国Ⅲ给商用车企业带来了什么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各显神通 国Ⅱ库存车应对花样多 下一篇:两厢新车扎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