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盲区亟待标准规范
- 徐飞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飞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文杰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文杰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海军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峰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唐芙蓉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谭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诗琪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诗琪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树佑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篮子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微整形是什么?“作为侵入性医疗行为的一种,“微整形”不仅要看操作行为是否规范,注射产品是否合格也是支持质量的关键。”业内人士称。
操作盲区亟待标准规范
据了解,尽管出台了针对“微整形”的相关规范,对注射“微整形”针剂的材质、注射部位、注射适应症状等都有严格要求,对于符合要求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为其颁发批准证书,证书中会有严格的适应证说明和要求。
但导师指出,面对日趋繁多的“微整形”产品,现有规范标准明显不足,这导致“微整形”规范操作盲区不少。例如,每个人的皮肤状况不同,适用的材料与注射技巧也大相径庭,但大多数医生凭经验操作,鲜有明文规定的操作步骤。
对此,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李青峰指出,先必须明确注射美容是一种医疗行为,只能在医疗机构,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实施,美容院不允许开展任何形式的注射美容。
“比如肉毒素注射,不是任何一个普通美容师可以操作的。”李青峰对记者说,“据我所知,注射肉毒素出问题,大多在非医疗机构。不少求美者之所以会遭遇‘毒针’毁容,除了对药品的监管力度不够外,求美者本身对‘注射美容是一种医疗行为、只能在医疗机构进行’这一规定缺乏认识也是重要原因。”
小编点评
因此,加大有关部门监管力度,防范注射风险成为“微整形”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鱼龙混杂造成安全隐患 下一篇:注射产品的监管该怎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