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是对金钱的贪欲
- 梁泳麒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聂天乐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聂天乐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谭先生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吕雪燕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蒋京津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蒋京津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耿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燕小姐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燕小姐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世亿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苗馨月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老师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有记者昨天在现场做了个小小的调查,请在场的媒体同行中愿意购买“犀利哥男装”的举手,结果没一个人搭理。庄先生按捺不住,连连辩称“中国人都比较害羞,所以这个调查是无效的”,引来一阵低声哄笑。
“犀利哥”这又一次被消费,会是怎样的结局?把一个网络红人的网络指代名弄成商标,就能为商品打开销路?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调查研究室主任李煜博士称这是“庸俗、拙劣的商业化”。将社会度或者知晓度,转化为商业资本,并不都能被社会认可。他分析道,“犀利哥”走红,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大成就或付出了多大努力,而是因为网民的善意和同情心的投射,他们从程国荣身上读出了“沧桑”、“自由”、“随性”,甚至“洒脱”―――“硬性商业化,是对网民投射于‘犀利哥’的情感的一种亵渎,因此我不认为这个品牌会成功”。
也有论者指出,还有一众网民并无善意,到处“围观”就是瞧人家出丑闹笑话,对乞丐这样的社会边缘人颇多偏见和轻蔑。似乎,也不可能指望他们中意“犀利哥男装”。
“犀利哥”也能扯成“时尚”?这分明是赤裸裸的炒作!研究文艺美学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希祥对记者感慨,在商业利益驱动下,“混淆美丑”已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常见病。流离失所、衣衫褴褛……是丑还是美?相信程国荣不情愿自己这般潦倒。当他在社会各界帮助下开始回归生活常态之时,竟然一再面对被塑造成“犀利哥”的命运―――个别厂商这么做,无异于在人的伤口上撒盐。
朱教授的话,直指要害:真正“犀利”的,是将一切娱乐化庸俗化的倾向,是利用这一倾向追逐金钱的贪欲。
编辑点评:“犀利哥”品牌能走多远,我们无所谓;但对于炒作“犀利哥”,我们很不舒服。
(责任编辑:小微风)
上一篇:“犀利哥”男装安排“围观” 下一篇:鞋店管理不善导致皮鞋不翼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