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腰包不瘦渠道 泥鳅稻田**技术
- 赵云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云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云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飘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飘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飘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飘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啊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斌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爽女士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施女士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施女士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泥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温水性底层小型鱼类,具有适温范围广、耐低氧和杂食性等待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国内外市场称泥鳅鱼为水中人参。
一、技术要点
1.养鱼稻田的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坚实不漏水,面积2—10亩,以保持一定水位的较低洼稻田为好,粘性土质。
2.修筑田间工程及防逃设施:加高加宽田埂,田埂高50cm,底宽50cm,顶宽40cm,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20cm,埋入地下10cm。稻田翻耕后,在距离田埂内侧50cm处挖深30cm、宽 20cm的环沟,插秧后对环沟进行修整。进排水口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鱼栅。
3.稻田施肥:插秧前重施底肥,每亩施鸡、猪粪250Kg,繁殖天然饵料,促进泥鳅生长。水稻插秧结束后,稻田每隔15天追施鸡、猪粪每亩25kg,直到8月中旬结束。
4.科学施药:施时间是在插秧前3—5天或插秧后5—7天。养鱼稻田除草使用低毒效果,如:草克星、农思它。
5.泥鳅放养:泥鳅苗种主要来源是收购野生鱼。放养规格为5—20cm,平均亩放鱼15kg,为了更好地掌握泥鳅的洼放养规格,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我们做了放养5—8cm和15—20cm两种规格泥鳅的对比实验。
6.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保持田中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苗种放养后,稻田水深度保持在5cm以上,**中期(大约7月中旬),此时正是高温季节,田水深度应保持在10cm以上。**期间3—5天换水一次。在日常巡查中,如发现泥鳅浮头、受惊或日出后仍不下沉,应立即换水。
(2)饵料管理:稻田**泥鳅要想取得高产,除施底肥和追肥外,还应每天进行投饵。前期投饵按鱼体重的1—1.5%,中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后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主要投喂植物性饵料,如:麦麸、米糠等。投饵一般在傍晚进行,一次投足。阴天和气压低的天气应减少投饵量。
(3)日常管理:坚持经常巡田,检查各项设施是否有损坏,特别在雨天要对进、排水孔及堤坝进行严格检查。
二 泥鳅稻田的三种捕捞法
(l)食饵诱捕选择晴天用炒米糠或蚕蛹放在深水坑处诱集泥鳅后再捕捞。诱捕前应在傍晚把稻田里的水慢慢放干,再将诱饵装进麻袋或鱼笼内沉进深坑。此法在4月下旬到5月下旬的中午效果好,在8月夜间的效果也较理想。
(2)干法秋后放干稻田内的水,使泥鳅集中到深坑后再网捕。
(3)茶饼聚捕法选用存放时间2年内的茶饼焚烧几分钟,当茶饼微燃时取出,趁热捣成粉末,加适量净水制成团状,泡5小时左右。将稻田的水调整至恰好沉没泥时为止,再于稻田四角用田泥堆成斜坡并逐渐高出水面的聚鱼泥堆,面积0.5一1米2,面积较大的稻田,中心也要设泥堆。
将制泡好的茶饼对水后在傍晚全田均匀泼撒,聚鱼泥堆上不撒,其后不能排水和注水,也不要在水中走动。在茶饼的作用下,泥鳅钻出田泥,碰到高出水面的泥堆便钻进往。第二天早晨将泥堆中的泥鳅捕出,效果较高,本钱低,一般每667米2稻田用茶饼5一6千克,在水温10一25℃时起捕率可达90%以上。
小编点评:泥鳅稻田**技术要点:1.养鱼稻田的选择;2.修筑田间工程及防逃设施;3.稻田施肥;4.科学施药;5.泥鳅放养;6.饲养管理。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发改委投放国储猪肉保护市场 下一篇:鱼池中出现水藻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