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衣业的发展过程
- 张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一九五少年,香港只有41间制衣厂,雇用1,944名工人,约占本港工厂总数2.8%及占本港制造业雇员总数2.4%。在五十年代,大量资金、创业人才和廉价劳工从中国涌入,本港制衣业藉此迅速发展。
制衣业在六、七十年代继续蓬勃发展。六十年代初期,制衣业很越纺织业成为出口**的工业,也是制造业中雇员多的工业。由于制衣业涉及较为劳工密集的工序,该工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那几年间本港有大量廉价劳工供应。但是,香港的工资现己提高,而工资低廉的亚洲竞争对手也发展了制衣业,廉价劳工这个优点便随着时间的过去而逐渐消失。出口数量受到限制,加上生产成本相当高昂,促使制衣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出口项目的价值及发展新产品,其中包括用各种混合纤维制造的核心时装。
八十年代制衣业因应市场对高质素及时髦服装的需求,继续发展。现在生产的服装,由贵族享受时装至简单的衣服配件,应有尽有。在出口市场上,制衣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因此越来越明白到自动化生产的重要性。很多制造针织衣物的厂商装置了电脑辅助设计仪器,以及自动化电脑辅助针织机器。在其他成衣制造方面,较大的工厂也通常设有电脑辅助纸样放码及排唛机器、绘图机以及自动裁剪机。
编辑点评:近年本地制衣业己逐渐向核心市场发展,并建立起高质时装的形象。香港亦成为亚太区内着名的成衣采购中心,既吸引到大批生产简单货式的定单,亦吸引到小量高价成衣的定单。前一类定单(受配额限制的除外)通常交予该行业设于华南地区的生产基地制造,而后一类小量高价成衣则由本地工厂生产。除了有限的外地加工,受香港的出口配额限制的产品,必须在本港制造,以符合香港产地来源规定。
(责任编辑:小微风)
上一篇:服装面料应该如何分类 下一篇:品牌发展:服装行业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