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成富民产业
- 朱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丽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程先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程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女士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月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鲁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宝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城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城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水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山西省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走出黄土高原,销往各省市市场。截至目前,山西省已有24种农产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果。
山西不是粮食大省,农业之长在特色。山西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山西省利用特有的农产品资源禀赋,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县域经济,走出了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以前当煤店长,投资大,风险也大,出一回事故就倾家荡产了;现在当猪店长,政府给予大力扶持。虽然眼下腰包不瘦不及煤店长,但养猪业属于长线投资,能让咱稳稳当当地**。”山西凯永喂养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鑫感慨地说。
从煤店长到猪店长的张永鑫,于2008年投资3000余万元创建养猪场,建造设施高明的猪舍,并引进好种猪1000头,年出栏生猪20万头,现已成为全省的生猪喂养企业。
高平市农村工作行业实力品牌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邢志刚告诉记者,该园区以养猪为基础,利用粪便生产沼气为纽带,再利用沼渣、沼液种植蔬菜、果树,是一个集规模喂养、设施种植、种苗繁育、有机配肥、加工冷藏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循环园区。
邢志刚说,高平市现有人口48万,耕地61万亩,良田53万亩。从2004年开始,高平市争取到了每年1000万元的养猪扶持资金。截至目前,高平市千头以上规模生猪喂养场达到246个,年出栏生猪达到130万头,产业产值突破12亿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生猪调出大县排名中,高平市名列全省。
此外,他们还特别强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大力推行化粪为沼气,变污染源为能源,形成循环农业模式。
高平养猪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吸引来了江苏雨润集团入驻,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冷鲜肉基地落户高平。2008年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4亿元,达产达效后,年可加工冷鲜肉15万吨,实现产值约20亿元,安排就业1500余人。
雨润集团落户高平,成为山西省目前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不仅拉动高平及周边地区生猪产业发展,而且带动物流、包装、运输、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依据农业特色发展优势产业,高平市发展循环经济是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几年,山西省通过实施企业培育计划、实行“内引外转”上项目等一系列措施,农业产业化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经营效益稳步提升,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大力发展设施蔬菜
一走进长子县的宋村,远远望去,只见大棚栋栋相连,非常壮观。这里是该县设施蔬菜的重要基地方兴现代农业效果生态示范园区。
园区副总经理姚生才介绍说,原来这里是一片广种薄收的县办农场,职工生活都非常困难。2008年7月,在长子县惠农政策的吸引下,他们成立了长子县方兴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投资3500万元,建成了这片占地600亩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目前是山西省规模、品种全、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
在花卉区,自动化的浇水设施正在作业,一盆盆鲜花竞相开放,工人们正在忙着整理花卉。“我们全自动智能化连栋日光温室面积达到了10000平方米。这里是种苗区,主要进行工厂化育苗,订单式生产,利用国内高明的基质盘育苗技术,每年可以为当地和周边地区提供好蔬菜秧苗2400万株。”姚生才边走边说。
走进瓜菜区,目睹了当前国内外明的立体化无土栽培模式。头顶、身旁到处是浓绿欲滴,一派生机。姚生才告诉记者,这里浓缩了国内外高明的农业生产设施以及高明栽培技术,目的就是想通过试验示范、种植展示,组织农民前来参观,促使农民更新观念,转变生产模式,提高种植效益,促进当地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据悉,该示范园另外还有五个区。包括培训农民的科教区、利用园区生产的蔬菜土法养猪和土鸡等喂养区、种植稀特水果树株的果园区、建有绿色食品餐厅的休闲区和管理区。
园区成立以来3年间,得到各级财政、农业、门资金支持909万元。
说到园区效益,姚生才告诉记者,园区功能发挥后,每年可实现产值1820万元,腰包不瘦800多万元。所产种苗可以供应当地1万多农户种植蔬菜2万亩,每亩增产500公斤可增收200**,每年可为1万户当地菜农增加腰包不瘦4000万元。
为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聚集度,长子县所在的长治市拟上项目183个,总投资223亿元,打造现代设施农业、大红袍花椒、高产玉米、沁州黄小米、旱地西红柿、薄皮核桃、熬脑大葱“七大优势板块”,率先建成全省效果生态农业生产基地。
山西省农业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2010年山西省政府制定了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并专门出台了奖补政策,列支设施蔬菜大县奖补资金2000万元,对新发展的日光温室省、市、县财政三级给予贴息。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新发展设施蔬菜18万亩,同比增长近40%。
叫响有机农产品品牌
“立足我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力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通过产业化路径,形成具有特色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品牌,促进农民腰包不瘦持续增长。”安泽县委梁书记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安泽县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的专项资金,按照“粮走品牌路、大栽核桃树、合作强畜牧”的思路,重点扶持好玉米、好核桃、效果畜牧三项特色产业。
在打造绿色玉米品牌上,该县引进了高产好新品种,推广机播覆膜、合理密植和无公害种植管理技术,在全县发展好绿色无公害玉米20万亩,努力创建各省市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
核桃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安泽县在去年栽植3000亩基础上,2010年又栽植好丰产核桃1.5万亩,建设核桃种苗繁育基地300亩,力争实现“三年5万亩,五年8万亩”的奋斗目标,五年之后仅核桃一项就可使全县农民人均纯腰包不瘦实现翻番。
合作强畜牧,就是要重点扶持各类喂养专职合作社,积很引导农民发展特色效果畜牧业。2010年,全县新发展规模喂养专职合作社100个,高标准建设肉牛育肥示范小区2个、大型育肥猪喂养场1座,标准化舍饲圈养千只波尔山羊,奶牛存栏达到500头。
不仅仅是安泽,在山西,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众多的特色农产品:谷子、杂豆、莜麦等产量在各省市名列前茅,苹果、红枣、核桃等干鲜果在各省市乃至国内外享有较好的声誉,雁门关区域自古就有种草养畜传统,陈醋、小米、芦笋驰名海内外。
山西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据特色,山西省正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东西两山杂粮干果区、中南部无公害果菜区,着力壮大好杂粮、草食畜、干鲜果、反季节菜四大主导产业和林果苗木、农作物制种、特种喂养、中药材四大亮点产业,积很发展与之相关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
山西省财政厅农业处负责同志介绍,近年来,山西利用现代农业项目资金1.2亿元,对400万亩玉米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机深耕等三项技术进行补贴。2010年全省还利用现代农业项目资金4500万元在20个县安排地膜覆盖玉米150万亩,比上年增加50万亩,每亩补助3**。
山西不是粮食大省,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指出:“农业现代化对山西省而言,就是利用特有的农产品资源禀赋,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着力推进县域工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围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思路,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聚集度。
小编点评:山西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山西要继续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和科技支撑,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聚集度,同时,对重点农业产业化企业扶优扶强,使农业产业化走上规模、质量、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磐石市“四轮驱动”鼓农民腰包 下一篇:“四步曲”给力小企业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