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晋城市畜牧养殖业
- 周峻豪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爱民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曾佳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金先生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彭嘉隆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司兆鹏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司兆鹏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花先生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森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陆女士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宋姨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电话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新龙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晋城市地处丘陵山区,七分山三分田,发展畜牧喂养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畜牧喂养与其他农业项目相比,发展前景更为广阔,正在成为农民腰包不瘦的重要支撑。
规模扩张加速
2010年,全市肉、蛋产量分别达到16.11万吨、5.89万吨。猪、羊出栏和鸡存栏达到207.04万头、39.19万只和606.25万只。无论与上年还是“十五”期末相比,增长幅度都很大,尤其是肉类产量和生猪出栏取得了比“十五”期末翻一番还多的巨大成就,蛋产量和鸡存栏增长也近一倍,有效满足了城乡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很贡献。
“十一五”期间,各地认真落实畜牧业发展风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有效激发了农民群众发展畜牧喂养业的积很性。去年全市扶持喂养场(户、园区)1088个,市级扶持金额达到1739万元。加上县级扶持资金,扶持资金总额达到了3500多万元。在各地政府的引导下,农民喂养规模不断扩大,仅去年就新建喂养小区41个,发展猪、牛、羊、鸡等各类规模喂养户10370个,规模户生产的畜禽产品占到全市畜禽产品总量的70%以上。
畜牧兽医部门通过大力实施生猪优势产业提升战略,努力提高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生猪饲养量突破330万头,出栏量占到了全省的五分之一。同时着重培育出了华康、正易、凯永、康鑫、晋宏、兴宏、强民等一大批起点高、规模大、体制新、效益好、示范性强的本地畜牧企业,并配套建成新胜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年可屠宰生猪200万头,加工冷鲜肉15万吨,实现年产值20亿元。去年,正易猪业获得“各省市养猪行业百强”称号,融生牧业、兴宏牧业、健奥种猪、亚华晋宏祖代种猪等4家企业获得了提名奖。
保护机制给力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构建有力保护机制,是畜牧喂养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五年来,我市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保护,通过制定和严格落实防控措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免疫密度均达到了应免数的跳高,全市连续7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工作之优名列全省。我市推翻传统的防控责任制“挂牌公示”、“补针日制度”、集中抗体监测、防疫规范化管理、“AAA”创建等做法和经验得到了、省农业厅及省畜牧兽医局的充分肯定,并作为典型经验予以推广。
畜牧兽医部门通过强化监管、生鲜乳和奶站监管、“绿色、有机、无公害”等畜产品整治、及残留整治、畜产品市场打假整顿等工作,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畜产品市场形象。在动物卫生监督上,我市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对检疫不合格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市场监管及肉类持证率、进入流通领域的动物二维码标志佩戴率实现了“五个跳高”。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工作继续在全省出众,共有27个喂养场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27个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科学机制保护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发展目标明确
增加农民腰包不瘦、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仍然是我市未来五年畜牧喂养业的主要目标。“十二五”畜牧喂养规划提出,通过建立健全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机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长效机制、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护机制,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规模化、品种好化、饲养标准化、营销品牌化、服务网络化、加工产业化程度,支持到2015年,畜牧喂养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50%以上,规模化、标准化饲养畜禽数量达总饲养量70%以上,农民人均畜牧喂养腰包不瘦达45**以上。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畜牧喂养业着力实施“六大工程”:畜牧业扶持工程、产业规模提升工程、畜禽优种工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程、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工程和草地生态建设工程。在认真落实、省、市相关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做强生猪、做大蛋鸡产业,使生猪良种覆盖率力争达到96%以上,建设一批万只、十万只以上的规模养鸡场,牛、羊等草食动物喂养推行放牧与舍饲结合模式,形成小群体大规模格局,全面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围绕种畜禽繁育、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良种推广应用,建成选育、扩繁、推广、应用相互配套的畜禽良繁体系。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支持重大疫病的免疫密度达到跳高,动物卫生监督实现五个**,力争全市整体达到AAA级规范化管理目标。完成2个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支持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同时积很实施丹河流域综合环境治理工程和陵川县草地建设工程等项目,做到依法保护、有效建设和科学利用草地资源。
重点项目扎实
“十一五”畜牧喂养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一些制约因素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基础服务设施薄弱,防疫体系不够健全,行业开放程度低,喂养户科技素质较低。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十二五”期间,市里规划建设畜产品安全监测中心、动物疫病防控中心、草原防旺指挥中心、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畜禽交易市场、肉羊加工企业、优势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等13个重点项目。
把畜牧喂养业真正培养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除了夯实基础,还要提高认识,加强行业实力品牌,为畜牧喂养业大发展提供组织支持;充分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协调服务,降低喂养户进入扶持标准的“门槛”,使更多贫困农民享受公共财政阳光;强化动物防疫工作,加快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建设,支持市、县、乡三级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到位,降低喂养风险;严格执行畜产品、种畜禽、、质量标准,为迎接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畜产品市场竞争做好准备;缓解林牧争坡矛盾,加快企业建设,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加强培训,搞好示范,以集中培训、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等方式向农民传授饲养技术;科技人员要“沉下去”,一对一向农民提供服务,限度地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科技水平。
小编点评: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畜牧业执法工作,维护畜牧喂养生产秩序,规范经营行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建设好畜牧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定期收集、预测、处理、发布各种畜牧业生产及畜产品市场价格等信息,加快畜牧业市场化进程。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四步曲”给力小企业金融服务 下一篇:加快农机步伐 快速发展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