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品变成了廉价批发的大白菜
- 黄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奢靡品夸大其背后的深挚文化和价值,以衬托拥有者的尊贵身份。不可否认,在海外购买,作为礼物送给受尊敬的人十分合适。但不少贪腐官员成为奢靡品的实际获得者。
在一些阴暗的角落,礼品的规格、档次是一些官员和行业实力品牌评判“孝顺者”诚意几何的独一尺度。奢靡品作为贿礼奉送司空见惯,如温州“戴包包”落马就是个典型案例。2009年,受温州“杨跑跑”事件牵连,原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委副书记戴国森因纳贿落马。有趣的是,该官员家中被搜查出了包括LV品牌在内22只包,价值百万,戴国森因此被网友戏称为“戴包包”。
对于他们来说,奢靡品不再是弥足贵重的珍藏品,而是一种换取更高权力、地位、财产的工具。这里的奢靡品没有归宿,它在别有专心的企业主、贪官、上级贪官中流转,直至狐狸尾巴被揪出。
记得瑞典某奢靡腕表品牌中国区经理Peter向媒体埋怨,在欧洲卖掉一块表快也要4小时,这里的人们把购物当作一种享受,要花时间精心挑选出一块适合自己的表。要知道,一块的入门表也要10万以上人民币,价值不菲。而面临中国客人,他却曾经创下一小时卖8块腕表的记实。纵然腰缠万贯,他仍是但愿中国消费者能慢一点,再看看适不适合才下单,奢靡品不是大白菜。
与Peter想法主意一致,在良多奢靡品牌销售商眼里,中国人“颇为让人伤脑筋”,良多人不懂产品价值所在,好比一瓶1869年的“拉菲”以很过13万英镑高价被中国买家买走,但该消费者是用于宴客喝掉它,而不是保藏。
按照目前形势,中国将毫无疑问成为国内外上的奢靡品市场,但现阶段真正理解奢靡品文化,将精心打造时尚扭转到准确方向,或许还需20年。恰是不少先富起来的中国消费者的文化缺位,使贵重的奢靡品变成了一颗颗廉价批发的“大白菜”。
(责任编辑:化十)
上一篇:推动汽车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 下一篇:树立新能源大巴一个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