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好产品遭遇“蹩脚”销售
- 李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643999968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开迪2月份在全中国只卖出去6辆!大众汽车旗下在中国遭遇尴尬的车型还不止开迪,另外还有途安、高尔、POLO、高尔夫等多款车型都处于这种“高处不胜寒”的状态。
德国车一向以质量过硬而著称,高尔夫是欧洲市场多年的销量,途安更是紧凑型MPV的杰作代表,它们都是经过市场充分验证过的好车,为何引进中国后却遭受如此冷遇?究其原因,还是大众自身的高成本模式一手造成的。这些车型难卖的主要问题都不是产品质量本身,而是居高不下的价格和严重错位的市场定位,其性价比均是同类车型中的。
就拿开迪来说吧,上市之初花费巨资请来成龙作为形象代言人,为开迪定位为“高顶多功能轿车”,结果不出三个月即转战邮政车等“特种车”战场。由此证明开迪初的“轿车”定位有多尴尬。定位不清与定价偏高令这款车型销售低迷,目前已经停产。同时,途安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处于半停产状态。
中国有句名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于汽车企业来说,一个车型可能毁掉一个企业,也可能成就百年基业。上世纪初,福特凭T型车一度成为全美的汽车公司,大众的一款甲壳虫更是创造了欧洲的销售神话。即使是在中国,大众汽车也早已领略了靠一款车占据半壁江山的骄人风采:一块象“方砖头”一样的桑塔纳,竟然纵横了中国市场近20年。不过不能排除的一点是,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成就了大众在中国的这20年基业。
然而,当中国的市场经济来临时,日系韩系等一拨拨后来者携带着各式各样的漂亮车型,挥舞着价格利器肆意地攻城掠地,死板的德国佬却以“品质”的借口固守着所谓的价格底线,眼睁睁地错过了中国汽车业为“黄金”的三年井喷期。不懂的变通成为大众近几年在中国遭遇“滑铁卢”的致命伤。
短短几年内,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的从56%跌至目前的18%,营业**同比下滑了一半。看看大众为自己的固执和呆板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入乡随俗吧,肠子都悔青了的大众终于开始觉醒了。从去年起,大众汽车立志复兴,采取了一系列的大行动:南北大众联合降价,中国高管集体换血,加大力度引进新车型,大力实施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的“奥林匹克计划”,甚至开始模仿通用的多品牌战略了(指引进斯柯达品牌)。种种迹象看来,大众似乎变得灵活了一些。
亡羊补牢,尚不知道晚不晚!
小编点评:大众汽车:好产品遭遇“蹩脚”销售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油价导致消费结构重大调整 下一篇:**联手苏宁欲实现飞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