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给力农民增收涨腰包不瘦
- 赵宝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城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城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水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涛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竺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丽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剑明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女士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女士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女士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宇恒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日宁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日宁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沿海小渔村到中国“海带村”,从20年前的人均年收入仅100多元到如今人均年收入26000多元,连江县官坞村的飞速发展,体现出了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之路。
官坞村的带头人,各省市人大代表中先吃螃蟹的渔民代表、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党委书记林哲龙告诉记者,近年来,官坞村依托沿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鲜产品**业,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有力地实现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我省“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完善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这都让长年致力于促进农村发展的林哲龙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是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有效举措,也是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回“十一五”,福建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十一五”期间,我省全面实施《福建省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四大主导产业和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发展区域布局规划》,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特色优势进一步显现。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9400多个,销售收入1700多亿元,带动农户600多万户。累计建立各省市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7个、加工创业基地13个、各省市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示范企业10家,为加快福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壮大加工业规模实力提供更有力支撑。
对于官坞村下一个五年的发展,林哲龙充满信心。他们坚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现代化农业科技的帮助下,开发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海参**。通过科技育种,官坞村已开始大面积引进北方辽参**,将建福建省海参育苗基地,并将形成海参育苗、**、加工一条龙产业链。从海带到海参,官坞村走出了成功的农业产业化强农之路。
小编点评:要实现农民转产增收,就得依靠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科技的不断投入。“十二五”期间,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地研发推广好、高产、效果的农产品种苗工程,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育苗、**、加工、销售、科研、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咔淇淋品牌 创业者加盟的 下一篇:构建环境体系 优化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