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利用“时价”多创收
- 黄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餐饮业的创收措施有很多,近在北京市饮食协会向全市餐饮企业倡议,取消“时价”这种不规范定价。
对此餐馆表示,海鲜价格浮动大,频繁更换菜单很难实行。市饮食协会解释,即使菜单上印着“时价”,餐馆也应在海鲜池或墙上公示当日菜价,否则就属违规行为。
很多去餐馆饭店吃饭的人都遇到过商家在菜单上不标明价格,而只写“时价”的情况。所谓“时价”就是没有固定价格,终的价格要由商家自己说了算,类似于“浮动价格”。商家的理由听起来很充足,说这样做是因为一些时令性或者海鲜产品的价格每天变化都很大,频繁更换菜单很难实行。商家的理由是客观存在的,但问题是很多商家把“时价”菜的范围扩大了,很多一年半载成本都不会变动的价格,也被商家打上“时价”的旗号拿给顾客。
商家之所以这样做,当然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的。中国人好面子,特别是在请朋友或者是客人吃饭的时候,面对着各种各样菜名后面的“时价”,不少人都不好意思问这个“时价”到底是个什么价。等到结账买单了,面对“时价”变成了“天价”,即使心里暗自犯嘀咕,但也不好意思当着客人的面和商家计较。
按照《价格法》的要求,明码标价就是要求商家有纸面标价,如果餐馆都标“时价”,顾客点菜时就无法和其他餐馆进行比较,等于部分丧失了选择的权利,这对客人显然是不公平的。
小编点评
商家做生意要讲究诚信,商家抓住了客人的心理,利用“时价”让客人多掏钱,实际上是一种价格欺诈。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凑热闹、虎口夺食不可取 下一篇:餐饮娱乐业的B2C面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