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站去年偷钱很200亿
- 黄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明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邵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邵珠珠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芦文杰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思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陆少荣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辉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辉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先生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顾嘉乐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制作一个钓鱼网站本钱只有几十元。”钓鱼网站制作者将网站代码卖给钓鱼网站经营者,网站经营者在运营网站同时,通过病毒、木马、流氓软件来弹出钓鱼网站的广告,为钓鱼网站带来“人气”,吸引网民访问钓鱼网站,随之诈骗受害者钱财或个人信息。
中国反钓鱼网站同盟(APAC)秘书长齐麟昨日表示,2010年新增钓鱼网站175万个,受害网民高达4411万人次,损失很过200亿元。目前,交易等类型的诈骗网站,由于能直接盗取包括银行账户等用户信息、直接为常见。
钓鱼网站本钱仅几十元
如何认定一个网站属于钓鱼网站?齐麟以为,网站内容与被仿冒对象网站内容雷同,存在误导访问者可能性,使用域名相似,商号、标志高度对应,并以窃取用户信息为目的,均可以认定为钓鱼网站。
“网络钓鱼仿冒目标相对集中,很具中国特色。”齐麟先容,淘宝、腾讯、工行和央视网站目前是钓鱼网站重要的侵害目标,地震募捐、工信部网站存案、广州亚运会等社会热门事件,也会成为网络钓鱼攻击的目标。
并且,“.tk”及“.co.cc”为代表的小本域名,近来成为钓鱼犯罪的,小本政策客观上降低了犯罪本钱,一定程度上已成为钓鱼网站的帮凶。
交易诈骗网站常见
据先容,目前主动注册域名建立钓鱼网站,仍旧是钓鱼的主要方式。不外,入侵正规网站加挂钓鱼页面、入侵正规企业邮箱发送钓鱼邮件的情况有所增多。
从去年开始,“钓鱼”者逐渐使用病毒木马技术,在网购用户的环节进行诈骗。
齐麟表示,目前,交易等类型的诈骗网站,由于能直接盗取包括银行账户等用户信息、直接为常见。旅游、票务、团购也是钓鱼网站屡次泛起的领域。
齐麟说,根占有关机构调查,2010年新增钓鱼网站175万个,受害网民高达4411万人次,损失很过200亿元。
■ 贴士
网络购物防范四招
中国反钓鱼网站同盟(APAC)秘书长齐麟表示,对于假冒网站的甄别方法,学会四招就可识破假冒钓鱼网站骗局。
招:查验可托网站。通过第三方网站身份诚信认证辨别网站真实性。目前不少网站已经在网站页安装了“可托网站”等第三方网站身份诚信认证。
第二招:核对网站域名。假冒网站一般和真实网站有细微区别,有疑问时要仔细辨别其不同之处,好比在域名方面,假冒网站通常将英文字母“I”替代为数字“1”,“**”被换成“CCYV”或者“**-VIP”这样的仿造域名。
第三招:比较网站内容。假冒网站上的字体样式不一致,仿冒网站上大多存在死链接,用户可点击栏目或图片中的各个链接看是否能打开。
第四招:查看安全证书。目前大型的电子商务网站在交易页面都应用了安全传输技术,交易页面的网址都是“https”打头的,假如发现不是“https”开头,应谨严对待。本报记者 张太凌
■ 简介
中国反钓鱼网站同盟概况(APAC)
成立于2008年7月18日,由海内银行机构、电子商务网站、域名注册治理机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导师学者组成,产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等部分有关人士为同盟提供指导。是海内独一为解决钓鱼网站题目而成立的协调组织。
■ 案例
1 专项网民网购遭骗5万余元
日前,一位专项网民在网购时被诈骗5460**。近日,多家网络安全厂商发布动静提醒泛博消费者,众多病毒团体将“业务”重心转向网络购物人群。
2月25日晚,常常通过网络购物的专项网民宋先生在淘宝网上欲购买邮票,通过搜索找到了一家网店,并看中了其所售卖的邮票,数目为100件。
宋先生说,该店员表示因为数目较大,让其与店长通过协商价钱。遂加了对方号。
双方沟通后,宋先生提出要看什物图片,对方通过发了个rar压缩包,宋先生解压并点击后报错。宋先生询问“为什么发.exe可执行文件?”对方回答“发成店铺装修工具了”,然后重新传递了照片。随后,宋先生决定购买向付款。
但宋先生通过招行网银付款后发现,淘宝仍提醒“等待买家付款”。
宋先生立刻通过招银客服电话查询汇款去向,结果三笔订单根本没给,而是到了上海的“汇付天下有限公司”。宋先生报警。
宋先生查询后得知,他的5460**通过“汇付天下有限公司”(此系第三方公司)进入了“网之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某个账户,已经被购买了游戏和手机充值卡。
宋先生表示,其已经向上海的“汇付天下有限公司”发了律师函。
该公司表示,也铺排工作职员与其进行了沟通。本报记者 巴士广 孟祥很
2 各省市打假网遭两次山寨
据先容,各省市打假网(www.daja.net.cn)是总局中国消费者报社主办,配合系统的打假工作而设立的。该网站治理主任蒋和葆说,因为该网站对申请入网企业有严格要求,一些假冒分子发现了商机,他们通过假冒的网站发展会员、乱收费,并开通假冒防伪查询系统。
去年初,各省市打假网定位出了一家网站,对方不管网站中文名称、内容、LoGo,都和打假网一模一样,只是域名有轻微差别。在、工信等部分的配合下,各省市打假网追究了对方的非法所得。
去年夏天,各省市打假网又发现第二起山寨事件。一个称为“中国打假网”的网站宣称可开展“3·15防伪查询系统”业务流动,其网站采用类似名称,网站内容和网站存案信息也冒用各省市打假网的材料。
蒋和葆说,固然他们发现后尽快报案,局和警方均参与,他们的公司也已经被查封,但骗子却“人间蒸发了”。
电子商务立法成紧迫任务
各省市打假网治理主任表示电子商务纠纷占投诉七成,电子商务法律建设滞后
新京报:近一年来,各省市打假网治理收到的电子商务类消费投诉有多少?
蒋和葆:关于电子商务类消费投诉天天差未几有10余起,占整体消费投诉大约七成。这个数目一方面说明电子商务这个工业确实气愤但愿勃勃,另一方面,说明这个工业亟待规范,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新京报:消费者维权有什么难题?
蒋和葆:目前电子商务面对网上诚信难、安全保护难、退换货难三大题目。购买者因网络购物与经营者发生纠纷后,也面对着“三难”的法律题目:一是责任主体确认难。二是确认管辖法院难,举证难题。再是诉讼本钱高、司法资源铺张严峻。
新京报:电子商务法律方面滞后的原因是什么?
蒋和葆:有多方面原因,这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人们对这一新兴事物还缺乏足够的熟悉,其规律和矛盾还没有的被我们熟悉到。即使西方一些和地区对其有所立法,但也不够完备,或者说合用。
一个比较凸起的题目是,电子商务法律建设滞后。我以为,构建一套专门针对网络购物即电子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和轨制体系,已成为网络经济时代面对的紧迫任务。
(责任编辑:化十)
上一篇:想证实具有合资产品的“品质” 下一篇:导致海内部门整车企业暂时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