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污染 农业发展快速转型
- 段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今年省“两会”上,民进江苏省委的一份集体提案提到,农业面源污染对农村环境和重要水体的污染十分严重,已成为制约我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我省目前农村面源污染来源主要有七类:一是农村生活垃圾;二是农村生活污水;三是农业生产随意丢弃的农作物秸秆;四是畜禽**产生的粪便和污水;五是水产**产生的尾水;六是农田过量施用的化肥;七是农田过量施用的等。
“法律法规保护不足,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等,是我省面源污染治理面临的一大难题。”省农委有关负责人说。
“农村这些年发展飞速,但是欠账多的是环境保护!”吴江市平望镇顾扇村的村支书顾荣明告诉记者,环保部门大多设到县一级,乡镇村级没有专门的环境监管人员,环保法律法规体系也不健全,导致农村一些地方成为环境监管的真空地带。他建议将农村环境保护政策纳入立法规划,以此规范管理农村垃圾和污染物的处理和利用。
资金“短腿”是整治农村污染的制约因素。“在我们镇上,每位农民一年有4**卫生环境补贴费,要是今后政府能多给些补助就好了!”顾荣明认为,要解决面源污染问题,需要和省级环保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的倾斜力度,以保护农村环保的资金来源。
省农科院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研究所所长刘贤全认为,要治理好农村面源污染,必须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和公共卫生意识。“测土**施肥技术推广了很多年,但农民响应得却不多。为什么?还是技术普及得不够,农民的思想没跟上。”他说,农民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主力军,应加大对农民的环保科普教育,让农民在治理中得到实惠。
“治理**污染,应从政策上解决**业、畜牧业的出路。”苏州市农业局副局长朱伟新说,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时,应考虑全省13万个规模**场的利益,引导农民搞生态循环农业,从源头上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上海推行‘一亩地一只猪’的政策,把养猪场和蔬菜基地挂起钩来,对江苏就很有借鉴意义。”
“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必须点面结合,在综合治理上发力。”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说。“十二五”期间,我省将通过机制创新和政策引导,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建立效果与生态并重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非常重要。”省农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我省将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农业功能由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并重转变。到2015年,新建循环、有机农业示范园区500个,太湖流域基本建成环湖生态农业圈。
“突出抓好规模畜禽**综合治理,全面提升生态健康**水平,同时抓好农业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生态屏障。”省农委这位人士说,“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加大规模畜禽场粪污控源截污力度,推广新型综合处理工艺技术。到2015年,新建畜禽场粪污综合处理设施500处,新改(扩)建发酵床圈舍100万平方米,规模畜禽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还要健全沼气工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到2015年,全省新建5000处相对集中居住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创建500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苏南、苏中、苏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50%、30%、15%。
另外,我省将突出抓好农业投入品控制,到2015年,全省测土**施肥实现大宗农作物全覆盖,经济作物达到70%,商品有机肥补贴年均40万吨以上。氮肥施用量比2010年减少4%。减施实行全程统防统治,施用量比2010年减少5%。
小编点评: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快速发展农业的同时,要注意环境的污染。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涨腰包不瘦有渠道 淡水鱼混养效益好 下一篇:餐饮业差异化营销的特色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