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 严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立杰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立杰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女士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魏灵轩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鲁先生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鲁先生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鲁先生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沈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沈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沈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自主车企相关知识积累不够、核心技术实力不强是这一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它造成的一个结果是,在汽车市场中自主车型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十分凸起。
十年风雨,转眼即逝,自主车型层出不穷,但希奇的是价格在12万元以上的自主车型却寥寥无几。
一年之后,号称自主品牌旗手的奇瑞汽车也坚定地提出了战略转型的概念,以不怕高投入、就要真产出的口号规划了精心打造车品牌麒麟,与一汽、上汽借助外力发展自主的模式有显著区别的是,奇瑞汽车的精心打造化之路完全依赖自身的技术积累研发,不惜重金。
十年前,当吉祥豪情以5.8万元的价格杀入汽车市场时,一场又一场激烈的价格战,将自主车型低质低价的印象镌刻在国人心中。 2006年,上汽通过海外并购催生的自主品牌车型荣威开始在中贵族享受车市场冲锋陷阵。
三条路径是中国车企试图突破12万元天花板的三种尝试,之后的春风、吉祥、北汽、广汽等各大车企都在这三种模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突围之路,于是海内汽车自主品牌精心打造化浪潮逐步形成,并在中国成为国内外大汽车市场之后,肩负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角色。十年风雨,转眼即逝,自主车型层出不穷,但一个希奇的现象是价格在12万元以上的自主车型却寥寥无几。
而就在统一年,在自主品牌车型研发上,一直在努力却从未上销量的一汽团体也推出了一款自主品牌中贵族享受轿车飞跃,这一次,一汽选择的研发路径是借助合资伙伴的技术平台开发研制新一代自主轿车产品,一汽将这一模式取名为集成立异。
7年前,一直在自主品牌上碌碌无为的上汽团体找到了一条曲线救国之路,即通过海外收购模式实现自主车型技术、品牌的双晋升,于是上汽收购罗孚被业内称作新世纪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精心打造化的开始。
12万元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天花板',这对自主车企来说肯定暗藏危机。
小编点评:这已经不是一个自主车企的品牌危机,而是关乎整个中国车企的品牌困境,于是如何突破12万元天花板成为所有自主车企的课题。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自主品牌的身影若隐若现 下一篇:各省市家电下乡巡展即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