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业已实现质量效益型转变
- 张先生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643999968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黎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4月14日,在安徽合肥召开的2011年中国花卉协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中国花卉协会会长江泽慧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期间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她指出,“十一五”时期,我国花卉业已实现从数量扩大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可喜变化。
江泽慧指出,过去的5年,是我国花卉业发展史上很不平凡、成就辉煌、影响深远的5年,是花卉业地位不断提高、内涵不断丰富、功能不断拓展的5年,也是花卉业实现产业转型、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效果为明显的5年。“十一五”时期,我国花卉业取得了6个方面的重要成就。
一是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产业效益明显提升。截至2009年底,我国花卉**面积达83.41万公顷,年产值达719.76亿元,每公顷**8.63万元,比“十五”末的2005年分别增长2.95%、43.00%和38.90%,实现了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可喜变化。花卉企业迅速崛起,涌现出浙江森禾种业等一批大型花卉企业,北京东方园林、广东棕榈园林等花卉企业**。花卉产业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一些我国特有的传统花卉产区和产品,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二是科学技术平台逐步完善,研发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服务水平日益提高。截至2009年,我国拥有花卉专职队伍14.96万人,比2005年增长13.05%。各省市花卉标准委员会、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省市性花卉科技平台逐步建立并完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南等省(市)搭建起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平台。玫瑰、康乃馨、非洲菊、含笑、杜鹃等一大批花卉新品种相继自主培育成功。
三是花卉配套加工快速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出口明显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涌现出的一大批花卉相关生产企业,对于提高花卉设施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各省市工业和药用花卉**面积发展到19.16万公顷。以菊花、玫瑰、薰衣草、茉莉、桂花等为代表的多种花卉,开发出的系列化深加工产品,涉及休闲旅游、医疗、保健、食品、日用化妆品等众多领域。2009年,各省市花卉出口4.06亿美元,比“十五”末的2005年增长了163.31%。
四是花事活动蓬勃开展,花卉文化日益繁荣,引导消费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花卉界积很参与奥运会、世博会两大盛会,开展花卉景观布置,提升花卉园艺技术水平,扩大产业影响力。北京花卉协会在北京奥组委支持下,举办迎奥运插花花艺大赛、“奥运与花卉”论坛等活动,组成奥运花店运行团队,成立奥运花卉配送中心,高标准、高水平地完成了奥运会颁奖用花工作任务。上海市全面推进花卉景观布置,让鲜花扮靓全市区县、主要特色景观道路和花坛花境,以花团锦簇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
五是宏观指导不断加强,行业管理进一步规范,产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十一五”期间,中国花协组织开展了各省市花卉发展中期战略研究,组织编写了《切花月季生产技术规程》等30多项花卉行业标准。北京、浙江、云南、河南等省(市),许昌等一些地区都编制了区域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组织编制了花卉地方标准。北京组织开展全市花卉生产、流通现状以及花卉进出口情况专题调研,建立企业和市场电子档案,规范行业管理。2009年《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花卉产业发展进入法制化轨道。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五一婚庆市场捧红鲜花行业 下一篇:农机补贴补到农民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