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少部件产业
- 沙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643999968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我国汽车少部件产业主要由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资本这三部分构成。我国少部件产业在1912年——1965年起步;十余年的成长期我国少部件产业迎来大发展。1995年至今是我国少部件产业进入国内外化阶段。
她指出,合理利用外方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雄厚实力,是前些年我国汽车少部件产业实现飞速发展的策略之一。很多国内外的少部件企业都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如德尔福、博世、米其林、伟世通等。其中外资在华的独资、合资企业不过几十家,尚不足国内少部件企业总和的1%。
而中国本土少部件企业的现状用“与狼共舞”这个词来形容并不为过。
在进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市场进一步放开,原来制约外商投资的国产化、技术转让、外汇平衡等障碍已经消除,包括对发动机在内的所有汽车少部件项目都允许外商合资、独资。
据统计,近年来国内新批准外商独资汽车少部件企业的项目数量一直高于合资企业数量。她指出,跨国汽车少部件企业为中国汽车少部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等,但是在推动了国内少部件产业进步和升级的同时,也占领了大量国内市场,更抑制了本土企业在技术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中国少部件产业核心技术能力严重缺失。国内自主品牌的整车研发属于起步阶段,外形和结构设计等多数委托外企。除了个别老车型的车灯、外饰等局部小配件是自主生产,发动机、底盘等少部件均处于在国内外、国内采购状态。
在今天的中国汽车产业链上,由于汽车少部件、物流、销售、金融等对外资的全面开放,随着外资在中国投资力度加大,有些外资品牌在国内关键少部件领域形成了垄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国内少部件企业没有能力为汽车提供一整套的少部件供应。
小编点评:而外资独资化倾向日益强烈并付诸行动,当初整车厂的股比限制早就 “名存实亡”,多数合资企业通过采购独资少部件公司产品或进口少部件的方式进行利润转移。如果再不加强中国自主少部件企业的地位,中国汽车产业都将岌岌可危了。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阿根廷宠儿Torrontes葡萄酒 下一篇:凯迪拉克希望打造后驱旗舰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