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贱现象果农“宠辱不惊”
- 吴奶奶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过山车”式的价格涨跌,谁喜谁忧?“菜贱伤农”的一幕会不会在苹果产业重现?带着这些问题,5月6日和7日,记者来到胶东苹果主产区乳山市一探究竟。
崖子镇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大规模**苹果,目前全镇果园面积5.8万亩,年产量16万吨,有威海“苹果镇”之称。
矫家泊村48岁的矫田波种了12年苹果,去年他家的7亩苹果收获2万多公斤,纯收入很过8万元。“去年的收购价比前年平均每斤高近6毛,增收2万多元,是近几年来行情的一年。”
“连续3年,苹果行情一路看涨,去年达到峰。因此,这几年果农都是即摘即卖,马上变现成为选择。去年短短两个月时间,我镇果农手中的苹果就销售一空,而且都卖上了好价钱,把6亿多元的钞票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崖子镇党委书记刘玉刚说。
记者在崖子镇走访,果农几乎都对苹果的价格涨跌“宠辱不惊”。去年的价格大涨没有让他们欣喜若狂,年后的价格波动也没有让他们忧心忡忡。岛子村46岁果农宫云龙原先有3亩苹果,今年又通过土地流转新增了3亩苹果园。正在自家果园里“疏花”的他告诉记者:“我种了15年的苹果,啥样的年景都赶上过。价高多挣,价低少挣,怎么都比种粮强。”
今年的“菜贱伤农”是否会在苹果产业重现?岛子村党支部书记宋修光说:“蔬菜是年种年收,‘大小年’现象难以避免。苹果**周期长,产量相对稳定,市场需求变化不大,价格波动难以直接影响到**规模的增减。”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跟着大姐干 农民有钱 下一篇:种提子“盖被加衣”促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