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产品已完全“失陷”
- 13215559372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唐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立先生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琼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云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云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海鹏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芳芳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久世姬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亿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莎莉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闻先生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日前,跨国巨头先正达、拜耳、陶氏、杜邦等陆续公布2011年季度经营状况:先正达共实现植保产品销售额27.9亿美元,同比上升11.2%,其中亚太市场销售额达到5.09亿美元,上升13%。拜耳作物保护业务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6%(汇率调整后为12%),达16.76亿欧元。陶氏健康和农业科技业务季度销售额,达到创记录的16亿美元,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杜邦公司实现净**为14.3亿美元,同比增长27%。虽然草甘膦仍未走出低迷行情,但孟山都今年第二季度(截止2月28日)农化产品共实现销售7.08亿美元,上升10.3%。此外,巴斯夫公司也预计其2011年季度营收与扣除特殊项目前的息税前**(EBIT)将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与国外企业业绩全线飘红不同,受干旱、通胀等因素影响,国内众多企业陷入低迷。从国内上市公司公布的一季报情况看,多数企业报告显示业绩大幅下滑,实现增长的屈指可数。
国内外企业业绩冰旺两重天的背后,凸显国内企业的市场正逐步被进口药占领的现实。目前,国内市场核心产品几乎全是进口,如在杀虫剂领域的康宽、稻腾、垄歌等,剂领域的丙烯酰胺类、肟菌酯与炳环唑复配类等。这些产品由于效果好,在市场上很俏销。
不仅如此,在低端产品领域,前景同样堪忧。表面上看,那些非产品,外国货敌不过具有价格优势的国产货,所以销量不如国内。“但从长远看,笑到的却是外企,”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陈福良说,国内企业做产品,国外企业做品牌。国产药虽然整体量大,但并不是单个企业的杰作,靠的是分散的汇聚。国外企业则不同,着眼经营品牌。通过品牌渗透,让农民指名购买。比如除草剂领域,孟山都生产的“农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国内几乎找不出对手。
如此观点,湖南衡东县少售商单石坚深表赞同。他说,当地除草剂产品,90%以上的市场被孟山都的“农达”占领,“如果哪个少售店没有这种产品,几乎没生意可做。”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一点味快餐店撤走小本饮料 下一篇:国产药巨头只有“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