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企业永远是它们的装配厂
- 戴海静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戴海静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皓宇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加盟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严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立杰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立杰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女士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魏灵轩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教会了学生,饿死先生”的道理也很浅显,中国人把握了核心技术,有了可与跨国公司媲美的自主品牌,跨国公司如何还能在中国**?跨国公司天然但愿合资企业永远是它们的装配厂,中国市场永远是它们的“品牌殖民地”,它们能让中国成为又一个日本,又一个韩国吗?依赖合资企业实现中国人的汽车强国梦,不说是与虎谋皮,也是南辕北辙,刻舟求剑。跨国公司的钱多到用“**”已不能表述,它们可以花几千万元搭一个帐篷,有大额资金做市场推广,有能力请牌的代言。
到本世纪初,官方网开一面,本土企业奇瑞、吉祥等进入汽车业时,几乎所有的汽车跨国公司都已进入了中国,合资公司规模也早已成型,品牌更是深入人心。
自主品牌在这种态势下与合资公司竞争,简直就是侏儒挑战巨人!市场上同样档次车,自主品牌性价比即使高一点,也卖不外合资产品,原因就在品牌力。所以,它们可以让合资企业具有一点开发能力,但是一定要纳入它的“国内外体系”,以达到用品牌长期统治中国市场的目的。
我们应当明白,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目标,与中国把汽车做强的木匾,具有自然的对立性。
当然,跨国公司也明白,中国市场发展到今天,治理、营销乃至研发技术,一点不让中国人把握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坚守住品牌阵地,它们就守住了的胜利,至于车子是谁造的,在哪里造的,实在无关紧要。
小编点评:如斯这般,马太效应,合资产品的品牌形象越来越高,自主品牌形象却难以晋升。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一个海内没有本土企业低价竞争 下一篇:MINI新款车形体放大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