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奔上**黄韭的涨腰包不瘦路
- 陈艳敏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艳敏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先生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先生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高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高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汪素霞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凡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凡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尼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赖先生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闫卫国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诗函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日前,河北省南宫市北胡办事处东张村村民李书成站在自己的黄韭棚前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刚割完的茬600公斤黄韭,被来自北京的客商以每公斤2**的价格人气佳一空,而东张村其他村民种植的青韭,则以每公斤1.8元的价格向外发售。从单纯种植青韭到利用青韭培育黄韭,李书成的三个韭菜棚,由年腰包不瘦350**达到了年腰包不瘦4万多元。
李书成说,黄韭完全是用当年新栽种的青韭培育的。清明时撒种在大田里种上本地特有的紫根青韭,不收不割。待到中秋过后,割得只留十厘米的根。然后,把根刨出,挤到阳面罩棚、阴面砌墙、半地上半地下结构的暖棚里。暖棚地表撒上炉灰,韭菜根就挤在上面。让棚内温度保持在18至20摄氏度,时常浇水,韭菜根就利用一年储存的营养自己生长,长出的就是鲜嫩的黄韭。
近几年,靠种黄韭的李书成,专门组建了书成蔬菜农民专职合作社,开发出黄韭一年到头生产新技术,该村先后有59户农民跟他奔上了种植黄韭的涨腰包不瘦路。在南宫市,黄韭专职合作社已有5家。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侃侃而谈聊起养牛经验 下一篇:本地鲜花经济产业注入新的血液